品尝进博同款老年膳食营养套餐、来一场动手又动脑的健脑训练、体验一把时下流行的冥想疗愈……如今,在家门口的“综合体”就能享受这些一站式服务。闵行区虹桥镇红松东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暨健康生活支持中心日前正式运营,这也是上海首个“康养式”为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可辐射周围7个居委会,服务1万名老年人。
品尝进博会“老年膳食营养套餐”
位于红松东路的虹桥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由光明食品集团所属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康养”)与闵行区虹桥镇联手打造,可提供助餐配餐、医疗保健、休闲娱乐、认知干预、心理支持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走进中心一楼,社区食堂暖黄色的灯光温馨舒适,所配备的无障碍设施、防滑地砖等方便社区老人出行,地面的无高差设计也为需要轮椅进出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10点半开餐前,社区食堂已陆续上菜了。
“阿拉老早来了,先看看今朝有啥好吃的。”家住附近的吴阿姨告诉记者,周边餐饮店铺少,不想烧饭的时候也没地方买。社区食堂开业后,给周边居民和白领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老年人还可以打折,我打算办张卡,不高兴烧了就来这里吃,吃好再买几个菜带回去,晚饭也解决了。”吴阿姨笑着说。
社区食堂有什么好吃又健康的菜肴?据介绍,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康养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发布了《上海老年膳食营养与健康白皮书》。近日,白皮书终于落地。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进博会同款“营养套餐”。这些明星套餐栩栩如生的“模型”就陈列在收银台一侧的展示柜中,老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记者看到,不少老人都饶有兴致地在“模型”前选择。
据介绍,该社区食堂依托光明食品集团全产业链布局,以“营养、安全、好吃、不贵”为亮点,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美食服务方案。未来还将有针对性地推出介护套餐,为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更为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服务。
首个认知症社区服务点在该中心落地
除了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该中心的其他功能也十分强大。二楼的健康生活支持中心内设置了健康促进、社交生活、心理支持以及活力中心等4个运营功能分区。社会交往区提供各类社交平台、文化体育互动等服务,既有运动健身器械、物品收纳演示,也有手工艺、健康厨房、香薰疗法等免费课程。正在心理支持区坐诊的邓医生是虹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她每月定期来这里为居民测血糖、血压,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还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相关咨询服务。此外,中心还将与市级医院医疗专家以及心理咨询师合作,设立情感充电站、心理陪伴站等功能,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提醒贴士、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记者注意到,在日托区域外的显示屏上,日托老人的身体数据监测等一一显现,“如果监测到老人发生异常情况,有数据传输给工作人员,我们会立即响应。”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首个认知症社区服务点“脑健康小屋”也在该中心落地。它与专业机构联动,开展认知症介护合作,建立“脑健康三级干预模式”,完善“早期预警—早期症状识别—早期干预存连”照护支持体系。“算盘可以健身益脑,好久没拨算盘珠了,蛮有意思的。”刚刚从“脑健康小屋”出来的陈伯伯表示今后肯定会多来参加这里的活动。
在大厅中央,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上线。该平台集成了津贴补助、健康医疗、服务照料、日常关爱等为老服务功能及数据,为长者及家属提供一站式、数字化的便捷服务,不仅可满足红松东路综老中心运营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还将为上海康养多维度、不同层级的各项数据分析展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