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芬蛋糕、手擀面、桃酥饼、花卷馒头……原本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简称日照中心)“吃现成”的下午点心,如今,老人们常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边学边做,然后再一起分享劳动果实。近期,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日照中心,老人们有了快乐享老的新体现——沉浸式下午茶。
老人分工协作,自制下午茶
走进锦西路上的四平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尽管室外天寒地冻,但位于一楼的日照中心内暖意融融。大餐桌上,新鲜的肉糜,切好的芹菜,再加入料酒、盐和鸡精,78岁的程阿姨手脚麻利地在不锈钢锅里拌馅料,然后招呼几位老姐妹一起动手包饺子。
“等会儿下锅煮,这是我们下午点心,正好冬至,大家一道包饺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程阿姨乐呵呵地说。95岁的谢阿婆跟着程阿姨学着包,“我还是第一趟包饺子呢,要学着包。”老人说着,手里也没停下,尽管是“人生头一遭”包饺子,饺子形状没有程阿姨的那么“挺括”,不过也是学得有模有样。现场,另有几位来自北方的老伙伴则是手法娴熟,包出了圆鼓鼓的元宝饺子,获得大家的一致点赞。
据运营方上海水墨丹青养老服务中心的朱女士介绍,中心每天下午免费提供下午茶,原本都是购买现成的点心给老人们吃。为了激发老人对美食的兴趣,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氛围,工作人员常会精心策划自制下午茶活动,让老人们体验制作花式点心的乐趣,享受自己手工制作的美味。有时,还会和前来探望老人的同济大学大学生们一起合作DIY,一起分享美食。
“吃到亲手做的,格外好吃”
老人们笑着表示,不少点心是吃过,但没做过,能吃到自己亲手做的,“感觉格外好吃”。
近期,他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尝试制作了麦芬蛋糕、桃酥饼、手擀面等中西式点心。如做桃酥饼,大家将面粉、糖、鸡蛋、泡打粉、油等按比例依次放入料理盆中,混合搅拌均匀,搓成一个个小汤圆,再用大拇指按一下,撒上芝麻,放入烤箱,不一会儿,一阵阵香气就扑鼻而来。又如花卷馒头,为了能在下午茶时间品尝到,老人们上午就开工了——将面粉、酵母、糖和温水混合揉成柔软的面团。在制作过程中,老人发挥自己的创作和想象力,有的将面团擀成薄饼,刷上一层油,撒上盐和葱花,再卷起来,分段切开,用筷子一压,扭成一朵美丽的花;有的将面团先分成一小团,做成包子状,有的做成了大饼状……虽然成品形状各异,但每一道工序,大家饶有兴致地分工协作。
品尝了沉浸式下午茶带来的快乐,老人们常是意犹未尽,一起讨论点心的新花样、制作流程、注意细节、如何把握重点等。大家表示,要让沉浸式下午茶继续下去,把快乐享老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