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牵绳、随地大小便、乱吠产生噪音……这些饲养宠物狗时常为人诟病的问题,近日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四村有了治理妙招。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关于养宠的社区治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居民们与“汪星人”之间有了更多和谐。
小区遛狗有了专属拾便箱
走进阜新路上的鞍山四村第二居民区,小区道路干净整洁,不时能遇到牵狗遛弯的居民。“每天早晚都会带狗出门,有时会忘了带铲屎工具,不过现在小区里有了这个箱子,里面的袋子可以自行取用,挺方便的。”居民陈阿姨指着小区绿地边崭新的宠物拾便箱,向记者介绍说。
鞍山四村第二居民区是一个老小区,楼房多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目前居民有1500多户、3500多人。其中,养狗的居民不在少数。“经过排摸,小区里的宠物狗至少有百来条。”鞍山四村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哲说,为了提高居民文明养犬意识和社区整体环境,前期邀请共建单位和居民、物业、业委会代表各抒己见,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最终决定在社区倡导“文明养犬三步法”。
第一步就是“摸底数”。居民区组织小区创全志愿者、爱心养狗居民等,与共建单位青年志愿者一起,用一个月时间,排摸走访了养犬住户,为宠物狗登记造册,并在切实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文明养犬公约。
提供牵狗绳、遛狗地,居民立约文明养犬
公约里对养狗要办证、遛狗要牵绳、犬吠要控制、伤人要担责等养犬管理行为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约定,得到了小区养犬群体和非养犬群体的一致认可。
据介绍,在“摸底数”的基础上,小区开始第二步“亮身份”的操作:先后举办“文明养宠”公益嘉年华、“文明养宠T台秀”“狗狗家庭日暨生日会”等活动,让“汪星人”亮亮相。活动中,狗主人牵着自己的爱犬一起走T台、吃蛋糕,和其他社区居民、志愿者一起分享快乐时光。养犬居民们自觉拴上狗绳,为狗狗戴上“我是文明犬”的可爱挂饰,在“文明养犬承诺板”上签名,承诺以身作则、文明养犬。
“文明养犬不是一朝一夕,想要切实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需要形成长效机制。”居委会主任王谨表示,在营造出和谐养犬的氛围后,小区开始逐步推行第三步“树风尚”,以形成文明养犬的长效机制。
如今,小区内设置了多处宠物拾便箱和文明养犬标识,圈定了两个固定的遛狗场所——大型狗在大花园,中小型狗在小花园。门卫室添置了文明养犬宣传册、共享狗绳,以供养犬居民需要时自取。志愿者们还会定期在小区中进行文明养犬宣传,对非文明养犬的行为进行规范、劝导,引导养犬业主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自觉,这样我们小区环境也会越来越好。”居民们纷纷点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