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我们逛过了,攻略请拿好!

2023-11-09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全球首家冠以“世界技能”之名的博物馆来了!117日,世界技能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在这座修旧如旧的百年老建筑里,收集了2000多件藏品,本次开馆后率先展出800多件。观众不仅能看到技能在衣、食、住、行中的重大作用,也能看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科技变革,在技能创新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能在沉浸式体验高新科技的过程中,感受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


看点1:老建筑

走进百年建筑永安栈房看新科技感混搭旧工业风


在杨浦大桥下,一处百年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工业遗址——永安栈房“焕然”开放。经过修旧如旧的精心改造后,这里保留了原建筑八角形棱柱等独具特色的老物件,使观众走进馆内,就能感受到百年建筑的厚重。

永安栈房建于1922年,曾归永安百货创始人郭氏兄弟所有,过去主要用于存放棉纺厂所需的棉花等货物。如今,修复后的百年建筑,在见证了上海棉纺织业的兴衰之后,又被融入了新的定义——世界技能博物馆。

观众们可以沿着博物馆设计的参观路线,途经每一展区与楼层,从微小到宏大,从过去到未来,沉浸式地了解世界技能事业的发展历程,探知劳动者们的技能故事,感受人类历史与技能发展的纵深。


看点2:藏品

800多件全球技能精品科技感与未来感同时拉满


那么,在这座全球首家冠以“世界技能”之名的博物馆里,到底搜集了多少全球技能精品?据了解,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品征集团队多次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已从全球各地征集到来自五大洲的39个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等提供的与技能相关的珍贵藏品2000余件,11月开馆后率先展出其中的800余件。

步入序厅,巨大的艺术装置“世界引擎”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力。上下两个圆环组成无限循环的结构,其中,上环7条可转动的金属轴承代表七大洲,63个金属小球代表世界技能大赛的63个比赛项目。通过精密的机械运转,在光影之间,向观众讲述世界技能的文化内涵。

博物馆核心区域的展品多达400余件,主要展示了世界技能组织的发展历史。一台绿色的老式打字机透着岁月痕迹,当年正是用这台打字机,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阿尔伯特·维达发布了世界技能组织的早期章程。屏幕上正在放映半个多世纪前的影像资料,带领观众重回每一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过什么成就?中国青年宋彪在2017年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阿尔伯特·维达奖。在展厅里,可以看到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届标志、奖牌、奖杯、纪念品等。

从最原始的石器工具起步,到最前沿的科技创新,“科技感”与“未来感”在这座老建筑里同时拉满。

沿途参观,能看到通过数控机床技术复原的“奥莫基比什矛尖”,这是诞生于公元前60007000年的非洲原住民所使用的工具,当时的人们将石器打磨成具有锋利锯齿边缘的样式,绑在木头上做长矛使用。还有鲁班锁、黄道婆发明的三锭纺车、中国建筑最传统的连接方式——榫卯结构等,各种工具琳琅满目。

这里还能看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庭顶配“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里也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炫酷感十足的“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在应接不暇的各种展示中,观众们打开了一个“大”世界。


看点3:互动体验

火星行走、自创汽车图案感受技能传承与科技进步


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展陈方式,世界技能博物馆运用了全息投影、红外交互、人工智能、CG特效、人机交互、裸眼3D、大数据可视化等大量数字化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技能的奇妙与伟大。

在“技能发展与中国”板块,开场秀是一个3D互动装置“天工开物”——由多面LED屏幕搭建而成的270°三维立体大屏,打造出一个沉浸式互动观影空间,带着观众开始步入几百年来中国技能从业者以上乘匠心和精湛技艺影响世界、推动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想在火星上行走吗?想尝试自由畅快地涂鸦吗?想和元宇宙数字人互动吗?在不同楼层的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把自创的图案“转移”到属于你的汽车设计上;通过一面面化妆镜,一番美发美容后,生成一张张有个性又有创意的技能大赛海报照片;钻入连接载人飞船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接适配器,体验一番当宇航员的感受……

“我们还是第一次这么详细地了解世界技能组织与大赛,特别是整个参观过程非常有趣,有很多互动体验,让我们看到古老的技艺和不断进步的科技。”从闵行区专程赶来观展的唐老伯和老伴由衷地表示。

 

>>>观展小贴士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休馆。

地址:杨浦区杨树浦路1578号(本馆正门面向安浦路)

交通方式:地铁18号线丹阳路站2号口出,沿安浦路直行;公交135路、28路、853路可达;宁国路摆渡站(宁国南路10号)。

预约方式:

向公众免费开放,可通过“世界技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官网等渠道进行实名登记,预约参观时间。

使用网络技术预约参观票存在困难的观众,博物馆现场提供有关线上预约的咨询和协助服务。

 

1109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