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要动迁了,部分房子已经拆了,但老房院子里还有一棵祖辈种下的蜡梅,如果动迁,老树肯定保不住了,这该怎么办?”近日,家住闵行区浦江镇的石阿姨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希望能得到帮助,保住这棵老树。
院子要拆迁了 养了几十年的老树怎么办?
记者近日赶到浦江镇滨江道附近,经石阿姨指引,在一条名为红卫河的小河边,见到了这棵蜡梅,只见老树根深叶茂,绿叶葱葱,目测约有五米高,树冠直径有四米左右。如今,树的周围杂草丛生,一侧是拆了一大半的残垣断壁。
从石阿姨手机里保存的照片可以看到,目前的杂草区域此前正是石阿姨家的老宅,蜡梅就种在老宅院子的东南角。这个季节绿叶葱葱的蜡梅,到冬天时会缀满一朵朵小黄花,十分茂盛。
“几年前这里开始动迁,我们老宅先拆掉了,老树和其他几户邻居都还没动,但这两天听说这片区域要开始拆了,我就急了。”石阿姨说。心急之下,她突然想到《上海老年报》曾刊登过《代代守护,让古树继续吐蕊含香》一文,文章里的古蜡梅和她家的蜡梅很相似,抱着“救树”的想法,她立即联系了本报。
遗憾未达“古树名木”标准“我们愿意无条件捐赠”
“我们姐弟几个现在都搬到楼房去住了,实在没有条件来安置这棵树。听我91岁的叔叔说,这棵蜡梅自他小时候就有了。”石阿姨说,当年和蜡梅同在院子里的还有一株牡丹、一棵南天竹,都已“上了岁数”,但老宅拆除后,牡丹、南天竹已不见踪迹。石阿姨实在不想老蜡梅也落入此境地,特地雇了工人,在老树周围砌了一堵墙,临时把树围了起来,不放心时,她常回老宅来看看老树的情况。
其实,老宅在动迁时,石阿姨也曾向有关部门提交古树名木申请,经过相关资料查询,石阿姨家的这棵蜡梅曾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予以鉴定,但未达到古树名木保护标准。
“如果有地方愿意接受它,我们愿意无条件捐赠。”石阿姨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由多位家人联合签名的承诺书。
浦江郊野公园:邀请阿姨一家见证老树搬家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记者联络了位于浦江镇的浦江郊野公园,公园给予了高度重视。9月14日,公园相关部门连同浦江镇跃进村负责人赶到实地查勘。浦江郊野公园绿化部负责人顾先生表示,经初步判断,石阿姨家的这棵老蜡梅长势较好,为多枝散发型,根据最粗的一根枝干判断,岁数应当“不小了”。
基于石阿姨全家人的意愿,经过多方协商、讨论,至记者发稿前,浦江郊野公园表示将接受石阿姨家的捐赠,收下这棵蜡梅。
“我们近期会在公园内先为蜡梅找一块合适的区域。”浦江郊野公园相关负责人说,移植会考虑蜡梅的习性,最大化地减少移植过程中的损伤。为了增加移植后的成活率,初定于今年冬季,待蜡梅叶子全部脱落进入休眠期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移植。
移植期间,园方会邀请石阿姨一家见证老树移植,并在蜡梅“新家”设立捐赠铭牌,后续由公园进行管理养护。“真的很感谢,这棵树终于有了好归宿!”得知消息后的石阿姨一家很是激动:“这样,我们今后还能到公园里去看望这棵老树,真是太好了!”
■如何判断家里的树是不是古树
根据《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树种是珍贵、稀有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
本市对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实行分级保护,名木以及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保护,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三百年以下的古树为二级保护,古树后续资源为三级保护。
居民庭院内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养护责任人为业主。房屋拆迁范围内如有古树名木或古树后续资源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条例有关养护责任人的规定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