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上海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努力为老百姓的健康“兜好底”。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的同时,遍布申城各区各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呵护居民健康。
地处上海北部的宝山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距中心城区较远,为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该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在建设“一院一品”的基础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专病门诊和医疗服务。
“拿手绝活”吸引众多患者求医问药
什么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白癜风、脱发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便是如此。据介绍,该专病门诊有近50年的历史,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积累的科研成果使40余万名患者受益,传承4代的“绝技”和8个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院内制剂“秘药”也为患者带来了既有效又实惠的医疗服务。
不仅如此,该专病门诊还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如今,相关团队已将梅花针、头皮针、耳针、杵针、滚针、刮痧、穴位注射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及308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大型西格玛紫外线治疗仪、头皮分析仪等投入临床使用,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刚结束了梅花针治疗的小张表示,听说了这个专病门诊,特地跨区前来诊疗,“相信我们的特色中医一定能解决我的困扰”。
据悉,该专病门诊先后入选上海市社区中医药特色项目、上海市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上海市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升项目、宝山区首个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康复服务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对于这类病症,康复理疗能有效缓解症状,解决患者的困扰。如今,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作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门诊和病区用房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置运动训练室、物理因子治疗室、作业训练室、言语治疗室、感统训练室,有专业康复设备77种120余件,其中5台为大型智能化康复设备。
该康复中心还邀请中冶医院主任医师陈慧芳康复团队进驻,开设康复专家门诊,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带教培养中心康复服务人员。通过医联体的双向转诊,康复病种也得到了拓展,如骨折术后、脊髓损伤、视神经炎康复等;此外,拟定常见康复治疗处方,如针对脑卒中、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失眠、骨折、软组织损伤等的治疗处方共有20余种。
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水平
2023年4月,宝山区印发了《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强基增能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这是全市最早发布的社区强基计划。据介绍,目前,宝山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分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0个。目前,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行“2+3+X”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2”即基本医疗和中医服务,“3”即3以上专病能力建设,“X”即若干个专科门诊。
宝山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区常住人口签约977477人,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为43.73%,其中14家社区的签约覆盖率已经超过43%。3月份至今,全区社区医院累计新增57个专家专病门诊(现有专家专病门诊191个),服务23336人次。社区开展门诊小手术由3月份的14例/月增至现在的256例/月。
与此同时,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诊疗统一入口、统一支付、统一配送等一体化标准服务。此外,社区诊疗设备也在加速购置,其中,菊泉、罗店两家社卫已完成CT安装并投入使用,另有5家社区进入CT采购程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正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