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苏州河畔“淘书”

“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开幕,与“书”约会还能参加展览、讲座等活动

2023-09-23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自文庙书市关闭之后,目前市中心的规模化旧书交易市场的“存在感”减弱不少。如何让广大书迷不仅能淘到心仪的旧书,还能有丰富的淘书体验呢?昨天,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首站在南苏州路186号开幕。在“淘书”之余,书迷们还能体验讲座、文创、非遗技艺等活动。


新体验  苏河畔淘旧书,头一回


昨天上午十点,在苏州河畔的微风吹拂下,“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开幕,天空虽然下着雨,但是26个户外图书展台前人气很高。

“能在这么好的地段淘旧书,还是头一回!” 20分钟内,七旬老人李政南已挑中了好几本旧书。他兴奋地说道:“有套河北少儿出版社的小词典系列丛书,品相很新,每本只卖6元钱。30年前,我买了这个系列的好几本书,送给正在读小学的儿子。搬家后,这些书不知去向,今天算是找回了我和儿子共同的记忆。”

多位读者表示,自从文庙书市在三年多前关闭后,市中心就再无户外书市了,目前规模化的书市也寥寥无几,如今能在地段更好的苏州河畔淘几天旧书,弥补了他们的遗憾。

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是“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的承办单位。据相关负责人石洪颖介绍,在去年举办的上海书展上,设立了交易旧书的“淘书乐”专区,并在今年书展上得到保留,广受读者好评。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并让市中心重现户外旧书市场活动,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得以在紧邻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点的综合性服务站点——樱花谷驿站举行。


品种全  万余种书刊,等您选


在本次旧书市集上,上海图书有限公司集中展销15000余种古旧书刊。包括一批精选的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如1942年开明书店版吕思勉《先秦史》和1946年文光书店版朱自清《经典常谈》等稀缺品种。此外,还有1000余种由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提供的港台版和原版进口旧书。

这些书刊的价格跨度很大,从5元一本的连环画到9000元一套的《辛卯侍行记》(六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养树山房刻本)不等。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今年上海书展上,“淘书乐”同时推出了“惠民书集”,售卖2到4折的特价好书,反响不错。在本次活动中,依旧甄选了一批特价好书进行展销,折扣福利升级为2到3折。

活动现场也有收购旧书服务,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如果书迷不方便携带旧书前来,还可以预约上门收书服务。


互动多  展览讲座文创,来打卡


和以往的旧书交易活动不同,书迷们还能在现场参加展览、讲座、文创、非遗技艺和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

在樱花谷驿站二楼,一场“见证影像里的中国:《柯达杂志》”主题展览正在举行,可以一览发行于1935年3月至1937年8月间的30期《柯达杂志》老期刊实物,透过富有时代感和趣味性的杂志封面,传达老期刊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下周一下午,华师大荣休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陈子善将以“淘书的乐趣”为主题,前来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淘书心得。

现场特设12个文创展位,除好书之外,还有各类文玩好物,更有集章活动,以多元化、立体化的载体,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增添一丝轻松的意趣。

乍浦路桥、外白渡桥、山西路桥、四川路桥,是苏州河上距离旧书市集较近的四座桥,以它们为原型设计了四款纪念图章以及“淘书乐”品牌纪念图章,喜欢集章的书迷,可别错过了。此外,还有两处自拍留念的“打卡点”,一处以《图画日报》中的“浙江路桥”旧时掠影为原型制作而成,寓意“书籍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一处是“淘书乐”品牌纪念图章的立体式呈现,以一本打开的书籍为造型,展现了城市与书籍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石洪颖表示,工作人员还会和书迷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旧书市集”活动的看法,据此策划后续活动。本次活动举办至9月27日,举办时间为每日10点至20点。


0923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