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民警”玩转“剧本杀”

长宁公安举行沉浸式警营开放活动,市民“零距离”体验警务工作和警察日常

2023-09-19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您好,我们是警察。”“我们接到预警,您正在进行的交易可能存在被骗风险。”“请您立即挂断电话。”“请您联系官方服务电话进行核实。”上周日,市民们穿上制服、带上警用装备,在案情现场体验了一把“实习民警的一天”。这场长宁公安沉浸式警营开放活动吸引了街镇政法工作者、社区居民等数千人参与,除了精彩的表演,现场还重磅推出了“原创剧本杀”,体验过的市民大呼“过瘾”,也颇感“不易”。


解锁新玩法:反诈+剧本杀


今年23岁的徐先生对警务工作很感兴趣,上周日,他特地带着女朋友来到长宁来福士外的大草坪,想亲身感受一下警察到底是如何处置案件的。穿上印有“警察”字样的警用马甲,系上足有十几斤重、带有各式装备的警用腰带,戴上“公民警校”的棒球帽,两名“实习民警”上岗了。现场的带教警官范清儒向“实习民警”简单介绍了案情后,徐先生便掀开黑色幕布进入了“案情现场”。

原来,作为“实习民警”的徐先生将要面对的是一位被诈骗分子盯上且已将钱款转给骗子所谓“指定账户”的当事人。在现场,徐先生沉着应对,在带教警官的指导下,成功及时处理了这一起诈骗案件。“别看我一直在说话,其实我很紧张。”徐先生表示,他平时经常在社区里看到民警进行反诈宣传,对诈骗手段有一定了解,但真正“身在其中”时才发现,劝阻当事人的难度很大,“一度不知该怎么说服对方”,徐先生坦言,终于体会到了警务工作的不易。

范清儒是长宁新虹桥治安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他直言,平时反诈劝阻时,最难的是碰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这时,首先要向当事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警察。在指导了几组“实习民警”后,范警官觉得,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反诈意识。


“零距离”体验:警务工作+警察日常


为了让市民“零距离”体验警务工作,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流程和警察的工作日常,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沉浸式警营互动体验”。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磅环节”,活动现场分别设置了“劝阻投资诈骗”“拦截银行转账”“化解社区矛盾”“处置交通事故”四处场景,数百名市民报名体验了“实习民警”出警。同时,现场还有特警盾牌操表演、警察自弹自唱反诈歌曲、反诈宣传秀等演出。此外,长宁公安分局下属的10家派出所及刑侦、经侦、治安、交警等部门也在现场设摊,向市民们介绍相关工作,并设置打卡、兑换礼品等活动环节。

近年来,长宁公安在提升城区平安建设、打击违法犯罪、优化服务举措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据统计,今年以来,长宁区报警类110警情同比下降了41.7%,实现了连续3年下降的既定目标。全区盗窃案类110警情同比下降15%,入民宅盗窃破案率达到100%,实现“盗案必破”。面对新形势下的电信网络诈骗,长宁警方开展见面劝阻60000余次,及时劝阻被害人转账千余次,挽回可能被骗金额高达人民币上亿元。同时,该区交通事故类警情连续四年累计下降37%,道路在饱和状态下可承载车辆上升约10%,拥堵类警情四年累计下降40%。今年以来,通过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工作,累计线上办件近7万件,环比增加49.7%。非机动车登记、有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户籍证明开具等事关民生的热门事项实现了最快当日办结。线下服务进一步细化,优化流程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惠及群众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