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午后,在位于吴兴路上的一座“法式花园”里,几位附近工作的白领拿着咖啡正在树荫下散步,不时举杯与身后的天使喷泉来一个自拍。这个充满南法风情的精致小花园,其实是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附属绿地,如今这座“私家花园”打开围墙,使更多市民得以欣赏到原本“藏在深闺”的美景。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经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51个,开放绿地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
“衡复风貌区”口袋公园串联成线
吴兴路87号原名“丽波花园”,曾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董事长伦顿的私家住宅,始建于1928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棋社使用,上世纪70年代棋社迁出,改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使用。
据介绍,这栋具有浓郁法式风情的优秀历史建筑,拥有1600平方米的单位附属绿地。今年,经相关部门多次沟通,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动打开围墙,将绿地与市民共享。花园里最吸睛之地是一处小而美的喷泉,原本面向办公区域的小天使雕塑也随着绿地的开放“转了个身”,面向马路,吸引了附近工作或过路的市民走进来“打卡”。
为保障体科所日常工作不受干扰,同时也为保证该处历史保护建筑得以妥善维护,经过徐汇区绿化市容局与体科所多次沟通,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即对绿地的沿围墙栅栏处以及路人可见的绿地内部,进行植被整理和景观提升,增加通透性与美观度。
小天使的这次“转身”,为衡山路复兴中路风貌保护区再添一处美景,与已建成的高安花园、衡山花园等口袋公园串联成线融入周边街区,惠及更多市民游客。
持续打造“公园城市”开放共享
据市绿化市容部门介绍,本市围绕“全域公园、无界融合”理念,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开放共享。这里的“公园”,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建设用地里的公园,更多的是指上海全域的绿色开放空间,包括许多市(区)属单位、企业拥有的较大面积的附属绿地。
据统计,从2022年11月《关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经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51个,开放绿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6个。其中,民防苑、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展览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汾阳校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奉贤沈家花园等一批单位附属绿地的开放,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
同时,在推进“森林入城”的过程中,本市也已建成一批标志性特色片林、景观林带、休闲林地。至2022年底,本市建成62座开放休闲林地,其中8座是千亩以上景观游憩型,50余座是服务地区市民的健身休憩型。今年至以来,本市已再落实千亩开放休闲林地6座,小微开放休闲林地58座,其中15座已完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