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时,不少人会看一看商家的照片和销量,干净整洁的铺面环境往往更令人放心。最近,有市民发现,她所点外卖的商家照片名不副实,平台上展示的门店照片宽敞明亮,实际却是一间卫生状况堪忧的厨房操作间。记者暗访后发现,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确实隐藏着一些“黑厨房”店铺,其中不仅有“照骗”现象,还存在卫生条件差、注册地找不到实体店等问题。
“高大上”实为小档口
市民王女士表示,某平台一家月销量5000多的外卖商家,因为“干净卫生且送餐及时”,已成为她和同事们每日的“备选项”。不过,前不久,她路过该外卖商家在平台上注册的店铺地址后惊讶地发现,这里并没有高大上的用餐环境,仅有一间档口,且厨房操作环境差、卫生状况很不好。自此,王女士再也不相信平台展示的门店照片。“没见过实体店的商铺不会点了,谁知道摆在我饭桌上的餐食是从什么样的厨房送出来的啊!”王女士感慨道。
平台展示的“高大上”商铺,实为“藏在”美食城一角的小档口;网上店铺图片环境干净卫生,实地探访卫生状况堪忧;月销过万的外卖店铺,难以根据平台注册地址找到实体店铺……最近,“外卖店铺看似大门店实则小作坊”“原来外卖店铺照片可以造假”“点外卖只能点堂食过的吗”等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热议。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门店展示照片成“照骗”
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古美路店)在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平台的月销量分别达到7000多和6000多单,在外卖平台上的销量排行靠前。根据平台注册的地址,记者来到莲花路1328号D幢。在注册地址提供的一楼位置,并未发现该商铺,仅在外体墙面上看到“莲花美食城”字样。不过,与大众概念里的“美食城”不同,这个美食城仅有一扇门可进入,通道幽暗狭窄,通道两边分别有五六个档口,每个档口上都挂着不同的招牌,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古美路店)就在这个通道的尽头。
饿了么平台展示的照片显示,该店铺不仅有独立厨房操作间,还有可提供堂食的桌椅。但店铺实际只是“美食城”的一个档口,并没有堂食空间。“我们只做外卖。”美食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记者发现,该美食城内还“藏着”不少“网红店铺”,如“晨曦鲍鱼饭”“溪鱼溪味一人食酸菜鱼”等。
注册地址找不到店铺
记者发现,不少销量几千甚至过万的商铺并未在平台上传过实体店照片,且其注册的都是相同的地址。在田林路132号、古美路973号等地址,均有一个没有具体商铺名称的所谓“美食城”,每个档口上都挂着简易的招牌,炒饭、螺蛳粉、蒸菜、烧腊、烤鸭、炸鸡等应有尽有。为了外卖员拿取方便,有的档口还专门标注了“美团”“饿了么”取餐点。
但其厨房操作间卫生状况堪忧,操作台油垢污垢明显、不时有异味飘出,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佩戴口罩、手套等,有的厨师甚至赤膊上阵。打包餐盒随意堆放,生活用品与食材摆放在一起,地面垃圾无人清理。在午休时段,不少工作人员趴在操作台上休息。
除了卫生问题,外卖平台还存在注册地址找不到店铺的情况。在美团月销量300多的嘻酱·延吉拌面被平台标注为“新店”。根据平台注册的地址,记者找到龙茗路1672号106室,不过,根据店铺招牌和菜单,该店所售卖的并非延吉拌面,而是牛蛙类小吃。当记者询问老板是否是嘻酱·延吉拌面的销售商家时,老板翻出一张小招牌粘贴在门上,该招牌上仅有“嘻酱·延吉拌面”六个字。同时,老板表示,店铺只做外卖,没有堂食。
解决问题需要共同治理
如今,外卖配送越来越方便快捷,通过外卖平台下单一日三餐、奶茶咖啡等,已成为众多用户的消费习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占网民整体的48.8%。而随着行业的发展,食品安全卫生、外卖配送、维权难等则成了消费者更为关注的问题。
2020年修订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要求外卖平台严格执行审查登记制度,确保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和相关信息真实有效。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海量的入驻商家,平台的管控治理存在一定难度,彻底解决“照骗”等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治理。餐饮品牌方需加强对加盟方的审核力度,强化日常监督;外卖平台方也应发挥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既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注册信息进行识别判定,也要组织平台工作人员、外卖骑手进行常态化巡检,更要注重用户反馈,多措并举,规范入驻商户的经营行为。有关部门应当不断追踪外卖行业的新问题,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