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到底改造点啥?社区“样板间”告诉侬

2023-07-17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71524.jpg


许多老年朋友对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这一概念已不陌生,但对所谓“改造”究竟要涉及到家中的哪些设施,会不会破坏原有的布局,是否能个性化定制等问题,却不甚清楚。

为解决这些疑惑,普陀区首个社区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落户”石泉路街道陆一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并于近日对外开放。有改造需求的老年居民只要来“样板间”走一走看一看,再与工作人员聊一聊咨询一番,就能对“适老化改造”有新的认识。


“样板间”比口头介绍更直观


几天前,陆一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社区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对外开放,吸引不少居民第一时间前来“参观”。

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母亲腿脚不好,无法久站,但却很喜欢自己做饭。在“样板间”里,一款适老化灶台引起了她的注意。原来,这款灶台的台面下方右侧设置了按钮,老人可长按这些按钮来控制台面升降,调整到最适合自己做饭的高度。而灶台上方的吊柜采取了感应升降设计,老人只需把手置于柜体下方,里面的储物格就会向下伸出,不用起身就能放、取物品。“我妈在家有时会借助轮椅,这个灶台下面的柜子是凹进去的,就算坐着轮椅,也能把身子‘嵌’进去,轻松烧菜。如果没有这种“样板间”,光听别人口头介绍,我是想象不出这些有针对性的设计能这么贴心。”

据石泉路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介绍,该“样板间”是街道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以往相关服务不够贴近居民真实生活场景的痛点,让老人和家属能当场试用,从而体验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性。她表示,陆一居民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房龄较老,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已超46%,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街道遂以该居民区为试点,探索打造现代化为老服务示范社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居民区养老服务的开展。


3个生活场景满足高频需求


据介绍,每周一到周五的9点至11点、14点至16点,陆一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社区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对外开放。有需求的居民可拨打陆一居委会电话,预约参观。

“样板间”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日常生活习惯,依次按照卧室、厨房和洗手间这3个老年人高频生活场景来精心设计。卧室区域主要展示可供辖区内居民租赁的智能医疗床等辅具产品;厨房区域展示扶手、灶台、餐桌和靠背椅等产品的性能与使用方法;洗手间区域则展示智能恒温马桶、马桶助力扶手、电热毛巾架、紧急呼叫按钮、适老化台盆、抗菌淋浴椅、恒温花洒和更衣凳等多款产品,最受老年居民的关注。记者发现,“样板间”中展示的许多产品都很有设计亮点,比如餐桌边缘有可供老人放置拐杖的插孔,靠背椅下面装有具备一定摩擦系数的滚轮,台盆上方的镜子角度可自由倾斜,方便坐轮椅的老人随时调整。

据悉,“样板间”内所展示产品的品牌和售价均按照普陀区民政局下发的产品目录进行选择和制定。辖区内居民们既可成套购买,也可进行个性化定制单独订购这些产品,实现居住环境的“微更新”,不再像以往的适老化改造项目那样需要对环境作大尺度改动,工期也可相应缩短。

石泉路街道相关部门表示,街道将进一步优化“样板间”,尽可能提供更受老人们欢迎的沉浸式适老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