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成为沪上首批“美术新空间”,跨越5000年的展品吸引市民、社区工作者、艺术家的关注

来停车棚体验时光穿梭之旅

2023-06-16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前不久,上海公布了首批15个“美术新空间”,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2米展厅、古猗园“逸野堂”等“高大上”且耳熟能详的艺术空间相比,“星梦停车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在位于小陆家嘴区域唯一的一个老旧小区内,一个由“脏乱差”停车棚改造而成、兼具停车功能和艺术展示的空间,不仅给小区居民带来了惊喜,更受到了不少市民、艺术家、社区工作者的关注。而停车棚内展示的跨越5000年的历史,也被观众们称为“一场时光穿梭之旅”。

脏乱差停车棚华丽“变身”

东昌新村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是小陆家嘴区域唯一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在小区附近可以直接看到浦东地标“三件套”。星梦停车棚就位于小区39号对面。2018年以前,这里还没有“星梦”,有的只是一个脏乱差的停车棚。不少小区居民都梦想能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停车环境,但与抬头可及的璀璨星空相比,居民们低头看见的始终是环境卫生堪忧的停车棚。2018年8月,小区居委开始着手对停车棚进行微更新改造工程,清理杂物、拆除违建……2019年11月,原本脏乱差的停车棚终于焕然一新,为了实现“星空下的梦想”的小区居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星梦停车棚”。

2020年,在著名策展人、“社区枢纽站”项目发起人王南溟的牵线搭桥下,三星堆、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三个主题的展览相继在“星梦停车棚”举办。通过三个艺术项目的植入,完整共建了居民停车棚中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场馆的新空间。王南溟表示:“项目既作为“‘星梦停车棚’的临展厅启动项目,也是小区居民参与艺术体验的成果展。”

瞬间变成跨越时空的通道

走近停车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盛放的绣球花,被绣球花和一片花草簇拥着的是“星梦停车棚”五个大字。进入停车棚的大门,棚内摆放着居民的自行车、电瓶车等,不开灯时,这里与其他小区停车棚别无二致。但是,当电源启动,墙上的灯箱、显示屏、投影相继开启时,这里便成了跨越时空的通道。

停车棚被划分为A区、B区和C区,分别在隔断悬空区域悬挂着5000年前的三星堆、1000年前的龙门石窟以及岩彩画的图片展示,并且用车棚的围墙展示近4年里“星梦停车棚”的更新轨迹,前后穿梭5000年。在灯光的映衬下,巨幅海报墙格外醒目,而在一件件文博展品和艺术作品的下方,则整齐停放着居民的自行车、电瓶车和助力车,乍一看,艺术作品与车辆已融为一体。

据悉,“三星堆图片展”是上海大学博物馆首次将文献图片展和讲座直接送进居民区的一个公教项目,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学生、共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前来参观。东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骏觉得,艺术作品进小区后,居民的归属感更强了。“许多居民会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车棚参观,这说明艺术融入到了我们小区居民心中。他们觉得,这个停车棚的展览形式是一种很高级的存在。”

“王牌”讲解员幽默、接地气

使得这些艺术展品真正“活”起来的当属小区里的志愿讲解员们,他们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年幼孩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今年5月刚刚获得由上海市博物馆协会颁发的“博物馆荣誉市民”证书的东昌新村社区志愿者陈国兴老人。

今年79岁的陈国兴退休后,担任了十几年的东昌党总支一支部书记。如今,他是陆家嘴街道老年协会东昌分会会长。而“星梦停车棚”从原先的“脏乱差”蜕变为如今的“艺术空间”所历经的艰辛与不易,陈国兴不仅亲眼见证还参与其中。

如今,陈国兴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讲解员”的身份。作为“星梦停车棚”的“王牌”讲解员,陈国兴有着自己的诀窍。比如三星堆展览原本有一套固定的解说词,可陈国兴看到后却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它记下来并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三星堆(编者注: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小陆家嘴(编者注:1.7平方公里)这么大。”当陈国兴用上海话这样介绍三星堆的面积时,观众们立刻心领神会,注意力也不自觉地被吸引。

“星梦停车棚”未来有期待

“星梦停车棚”的蜕变对小区居民来说不仅有惊喜,更有期待。据曹骏介绍,今年,小区内将进行整体修葺和改造,“到时,要让我们这个老旧小区的整体面貌配得上‘美术新空间’这个称号。”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今年,“星梦停车棚”内还将启动老照片展览,将居民们手里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征集来后,对图片进行放大装框,在车棚临时展厅进行展陈,供居民参观。而社区的老年居民们还可以充当导览员,向观众们讲解东昌路40年前的那段历史。

不仅如此,未来,对于“星梦停车棚”所在的东昌新村小区,艺术家们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就是将整个小区变成一个艺术馆。“有了‘星梦停车棚’这个起点,一步一步慢慢做下去,总会实现吧!”曹骏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