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用260多吨,家里的水去哪儿了?

2023-06-08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两个月父母家里用水260多吨,等水费单贴到门上,年迈的父母才得知家里有地方漏水了。”近日,家住闵行区的陶女士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九旬父母由于不知家中有设备漏水,因隐性漏水造成的水费,自己到底该不该埋单?

不知漏水,

两个月用水260多吨

“5月20日,我接到邻居阿姨电话,告知我父母门上贴了用水超量通知书,我连忙赶了过去。”陶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支付宝APP查询水费账单时,发现抄表时间3月中旬至5月中旬期间,父母家用水量竟然达到260多吨,水费更是高达1154.40元。

由于此前一年多时间去外地过年和疫情等因素,陶女士一直陪着父母在广东居住,直至今年3月回到上海,外出期间家中总水阀一直呈关闭状态。待重新打开家中水阀,陶女士父母表示,日常正常用水并无异常。直到看到自来水(量高)通知书时,一家人都纳闷了:为何两个月用了这么多的水?

带着一肚子疑问的陶女士立即拨打了城投水务服务热线。经水务公司工作人员两次上门检查,陶女士父母家的水表并没有问题,很有可能是内部用水设施漏水。后经小区物业人员对陶老先生家中所有用水设备进行了一番检查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抽水马桶的进水控制阀坏了,导致进水一直从溢流管排出,因为马桶里也看不到流水,两位老人不知情,“不检查的话,还不知道是马桶漏水了。”

隐性漏水,

上千元水费还得付

修好了马桶进水控制阀,恢复了正常用水量,但陶女士对这张上千元水费账单提出了质疑,在与自来水公司沟通的同时,陶女士也向本报新闻热线进行了反映。

记者联系了城投水务服务热线962740。两个工作日后,城投水务上中西路站工作人员回复表示,居民家用水都是两个月出一次账单,在发现该用户用水高的情况后,因用户未办理实名制,没有对方电话,工作人员于5月16日上门张贴了自来水(量高)通知书。后接到该用户热线反映后,两次上门检查,水表均没有问题。“按照规定,表后管道及内部用水设施漏水造成的水费是由用户承担的。”

经再次协商和沟通,至记者发稿前,陶老先生一家对城投水务的解释和处理结果表示认可,并支付了相关水费。

对此,自来水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因居民家中用水设备造成的漏水现象并不少见,如马桶、浴缸、地暖等都有可能产生显性或隐性的漏水,如发现用水异常,市民应及时自行检查或请专业人员上门检查。此外,建议市民就近至营业厅或在“上海供水”APP进行实名制注册,在获得多项便民措施的同时,也方便自来水公司及时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