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社区医院的认知还停留在“只能看看感冒、咳嗽”“只能配点常用药”的层面,那可就太“落伍”了。社区医院的“技能”可不止这些,老人头晕、便秘,小青年腰酸背痛、压力大脱发等,这些以往要兴师动众去大医院的病症,如今,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轻松解决。
事实上,沪上不少社区医院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和特色科室,有一些还是“非遗”项目。随着声誉和知名度日渐提高,这些宝藏科室还吸引了不少外区甚至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近日,市民陈阿姨就向本报讲述了她在小小的社区医院发现“宝藏科室”的就医经历。
“非遗”针灸、特色儿科……社区医院的“宝藏技术”不少
前段时间,陈阿姨出现了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时打个喷嚏或是用力咳嗽,就会不自觉地失禁。不过,陈阿姨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也一直未去医疗机构就诊。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阿姨的女儿在网上看到,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针灸疗法对这种病疗效显著,便建议老人去看看。
尽管离家并不近,陈阿姨还是听从了女儿建议,前往该中心定期治疗。“去过几次之后,症状就减轻了很多,没想到效果这么好。”陈阿姨欣喜道。而陈阿姨所接受的正是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陆氏针灸”特色诊疗服务。
今年8岁的豆豆睡觉容易打鼾,常常张口呼吸,入睡时易出汗还经常咳嗽。家长带着豆豆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可当医生提出需要手术治疗时,家长犹豫了。“孩子太小,麻醉和手术会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什么影响啊?”听说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这一类疾病有特色疗法,豆豆妈妈立刻带着豆豆前往就诊。
通过中药对症治疗及小儿推拿治疗,不到一个月,豆豆的症状就有所改善。后来,豆豆妈妈才了解到,该中心的这一诊疗技术是“徐氏儿科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是这家社区医院的“宝藏技术”。
小小一包7元的喉吹药远在黑龙江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事实上,除了提供慢病管理、配药、吊水等基础诊疗服务外,沪上不少社区医院都隐藏着宝藏特色科室,作为上海三级诊疗体系中的“网底”,社区医院在贴近百姓需求的同时,也在做强自身专科特色方面不断发力。如浦东新区的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莲园路,该中心中医科喉科门诊每天的接诊量可达150-200人,其中不仅有本区、本市的患者,甚至还有江苏、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外省患者。
作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块金字招牌,“顾氏喉科”已有170多年的历史,1952年创办北蔡联合诊所时,“顾氏喉科”第四代传承人将祖传秘方献给国家,并发展至今。说到“顾氏喉科”就不得不提其自制喉吹药“碧雪散”。“碧雪散”曾以“治疗口腔溃疡中药组合物”为名申请到7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19年,纯传统工艺的“喉吹药制作技艺”被纳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身为“顾氏喉科”第七代传承人之一,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焦露露对这款药剂的制作技艺和功效烂熟于心:“这款药品针对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病症,有患者反馈说用两次就好了。”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这一“宝藏药剂”的售价仅为每包7元。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顾氏喉科”团队在去年还开通了多平台线上直播并上线了科普短视频,受到了不少患者的关注。
贴合患者需求发展自身特色进一步提升社区医院服务能力
其实,隐藏在各社区医院的特色诊疗还有很多。比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海派中医特色疗法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的海派陈氏妇科保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的手法结合中医导引治疗膝骨关节炎、徐汇区枫林街道的三因制宜多法并用治疗高血压病、嘉定区江桥镇的董氏儿科、黄浦区外滩街道的楚氏三指按摩法、静安区彭浦镇的眩晕特色门诊等。部分诊疗采用的陆氏针灸、朱氏一指禅、陈氏妇科疗法、楚氏伤科等技艺,均为区、市、国家级“非遗”。
社区医疗机构正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本月初,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按照功能定位、区域特点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新建、改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社区常见病诊疗服务与上级医院纵向同质化水平显著提升,康复护理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社区门诊量占本市常住居民门诊总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逐步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与此同时,社区医疗机构在专业特色学科方面的持续发展不仅更贴合患者需求,也促使机构自身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