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本报刊登了《811路到站时间何时能上显示屏?》一文,引起不少读者共鸣。有读者来电反映,家门口的公交站台预留了显示屏区域,但并未安装显示屏。记者走访发现,位于郊区的不少公交站台存在类似现象。相关部门对此表示,显示屏的安装和启用工作正积极推进。
公交站台显示屏不见踪影
青浦区的张阿姨看了本报报道来电反映,她家附近的明珠路育才路公交站台预留了显示屏的位置,却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安装,等公交车经常等得心里没底。同时,张阿姨还提到,平时坐公交车去青浦夏都小镇商业街游玩,会在沪青平公路蟠龙路下车,该站台同样只留显示屏的位置,不见显示屏的“身影”。
类似的情况,家住普陀区的黄老伯也经历过。他从家门口乘坐公交前往上海市轻纺市场,坐到位于嘉定区的轻纺市场站下车,令人不解的是,该站台没有安装显示屏,“天气越来越热,没有车辆到站信息,只能‘盲等’,有点吃不消”。
记者实地走访了读者提及的公交站台。明珠路育才路公交站台属于候车亭式,候车亭中间区域确实没有安装电子显示屏。该站台有8条公交线路途经此处,其中,徐泾2路、徐泾2路(区间)和徐泾4路是定班公交线路,纸质站牌均注明到站时间;另外5条线路为865路、706路、706路(区间)、776路(区间)和776路高峰定班,纸质站牌上都没有到站时间。
在候车期间,乘客陈先生表示,位于闵行区的沪青平公路吴宝路站台同样有显示屏,却一直没有投入使用,处于“黑屏”状态。随后,记者乘坐865路前往,发现途经该站台的公交线路多达10条,正如陈先生所言,站台的显示屏处于“停工”状态。
在上海市轻纺市场及其附近的多个公交站台,记者看到,这些站台预留的显示屏位置都被印有“嘉定欢迎您”的纸张遮盖。
力争尽快实现屏幕全覆盖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青浦区道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明珠路育才路公交站台属于徐泾镇管辖,该镇的公交站台显示屏建设已列入今年的计划,有望全部建设完成。“计划在每个站台都装一块显示屏,如果站台是三角杆式样,也会安装屏幕。”
该负责人还表示,近年来,青浦区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从中心区域逐步往外辐射,直至每个乡镇都实现全覆盖。全区目前大约有2400个站台,已有508个站台加装了显示屏,“相关工作从立项到落地,需要一个严谨规范的流程,恳请乘客们理解。”
闵行区、嘉定区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这些地区的全区公交站头显示屏启用或安装计划都在有序推进过程中。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正在候车的乘客表示,他们难以熟练地通过手机来查询车辆到站信息,所以希望家门口的公交站台能早日安装显示屏并启用。他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及时公布相关工作计划,“最好能在站台张贴一张通知,让大家心里有数”。
■相关新闻
本报讯 说起城市交通,离不开公交车。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刘斌昨天在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改进公交站点到站车辆时间的预报服务,帮助市民及时了解车辆到站情况。
刘斌介绍,目前,公交电子站牌已实现7个中心城区以及浦东新区中环以内区域的全覆盖,崇明、浦东、嘉定以及奉贤等区的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均超过30%。今年,道运局将进行第二轮建设和推广,继续组织各郊区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其中五个新城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不低于50%。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公交车站墨水屏除了显示车辆预计到站情况外,还可以查看公交车拥挤度,以及提供为残障特殊人群服务的低地板车辆信息。
刘斌透露,当前正在研究数字化赋能两网融合工作,即实现轨交站点出口实时显示周边公交到站预报信息,而临近轨道的公交站点墨水屏也能显示轨道到站预报信息。也就是说,以后乘公交车,市民不仅可以在车站电子墨水屏看到车什么时候来,还可以看到车的“拥挤度”、轨道到站预报信息等。
公交线网优化方面,刘斌表示会主要突出“四个重点”,即:骨干通道、“两网融合”、重要区域、提升效能,加快推进多层次公共交通布局的整体优化。
目前,一键叫车设备正逐步覆盖上海的居民小区,依托上海市出租汽车预约平台——申程出行,全市已累计建成770个“一键叫车”社区点位,分布于全市16个区80个街镇。
刘斌表示,“一键叫车”智慧屏设备下一步将与公交终点站有机结合,并扩大医院场景覆盖建设,结合市民日常出行习惯,拓展“一键叫车”使用场景;进一步探索整合智慧出行、社区便民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