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玮) 一年一度的飞絮季又来了。据市绿化市容局介绍,目前,对市民影响较大的飞絮主要来自行道树悬铃木,近期集中飘落,预计将持续月余。目前,本市已采取修剪控果、物理冲刷和药物技术等多种措施控制悬铃木飞絮,起到了一定效果。
这些天,走在多条“梧桐大道”上,黄褐色的梧桐飞絮不时飘落,尽管环卫师傅不时清扫,仍有不少积在路边或是地砖的缝隙中,起风后飘散在空气中。在公园、绿地中行走,空中也能看见不少“小雪花”在飘舞,它们都是梧桐、柳树、杨树等飘落的毛絮。
市绿容局介绍,目前本市的飞絮主要来自行道树悬铃木,也就是常见的梧桐树。绿化部门已采取了修剪控果、物理冲刷和药物技术等多种措施来减少飞絮困扰。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修剪控果。一般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绿化作业团队会对悬铃木多年生枝条进行适当修剪。研究表明,通过合理修剪可在第2年减少约90%果毛的产生。同时,如存在部分树形过于高大或树木所处路段情况复杂等原因,“理发”效果可能不佳,这种情况下,绿化部门采取了物理冲刷和药物技术,已在防控果球、治理飞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介绍,今年清明节后,黄浦、静安、徐汇、长宁、杨浦、浦东、宝山等区已逐步采用物理冲刷技术防治飞絮。该技术指的是“四件套”,即高射程风力机车、雾炮抑尘车、高压洒水车和机动清扫车。此外,科研团队还选择静安、徐汇、浦东、宝山等区的小部分悬铃木,通过药水喷洒等措施,调节悬铃木树体内源激素水平,控制雌花芽的分化、干扰雌株结果,以起到少结果、不结果的效果。
■防絮小贴士
佩戴口罩、少晒被子
悬铃木具有适应性强、遮阳降温效果好、耐修剪等“助力”城市生态效应的优点,其果毛本身无毒无害,但对体质敏感人群会造成一些不适。
“飞絮季”期间,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市民不要去花花草草集中的区域,外出应佩戴口罩,减少与毛絮接触的机会。同时,现阶段不要过勤地晒被子,减少毛絮吸附,外出回家时最好更换衣服。如出现鼻炎加重、哮喘,或是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且已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