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发布创新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将贴心服务送到老人床边、桌边、身边、周边、手边

“五边形”服务送到老朋友身边

2023-04-07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如何在老人的“床边、桌边、身边、周边、手边”提供贴心、专业、特色的养老服务?近日,黄浦区正式发布“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项目。通过多维度的体系建设,让辖区内的老年人得到“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及家人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归属感。

耄耋老人在家得到专业照护

“小王很热心,照顾我细心又专业!”看到护理员小王上门来,家住瞿溪路的吴阿婆满心欢喜。吴阿婆今年93岁,是黄浦区首批“家庭照护床位”(以下简称“家床”)照护服务的申请者。自从“福苑养老”的护理员小王每周三次上门,为她提供康复按摩、助浴等养老服务后,原先只能卧床的吴阿婆现在在助步器的帮助下,每天都能下床“走两圈”。“主要还是专业,照顾姆妈照顾得很好,也给我们小辈帮了大忙。”吴阿婆的儿子罗先生不无感慨地说,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且腿脚不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原先像给母亲洗澡这样的“任务”,让家属感到力不从心,在成功申请“家床”后,母亲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据了解,“家床”即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项目中的一个“边”——床边。该项服务以原居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将机构专业照护延伸至家庭养老。目前,黄浦区参与全市首批试点的养老机构如老西门快乐之家养护院、五里桥顾卞裘莉敬老院等,已累计签约668户家庭。

适老化改造从家延伸到小区

近日,居住在河南中路山北小区的李阿姨发现,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小区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尤其是“身边”出现了许多适老化改造。“家里新添了助浴、智能晾衣架等设备,楼道里有给我们老人休息的歇脚凳,加装电梯里都新装了扶手,小区里还多了适合老人锻炼的康复型健身器材,就连家门口的空地也变成了一座‘疗愈花园’,我们常去那里坐坐。”对此,山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维敏介绍,小区内老年人占比已超过居民总数的一半,为了让小区整体环境对老年群体更友好,前期通过“开放日”征询建议和讨论,小区围绕居民的“身边”,进行了适老化的多项改造。

据了解,黄浦区近年来一直将适老化改造作为破解“居家养老难”的重要抓手。作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项目中的一个“边”——身边,黄浦区今年将试点整体适老化改造,加快推动适老化改造从“屋里厢”走到“弄堂口”,通过对既有公共建筑、公园场地等空间的改造利用,形成“居家-楼道-小区-街区”适老化环境更新模式和改造标准。同时,也将着力提升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老伙伴计划”“心悦夕阳”等项目,以提升老年心理服务软实力,整体推进以“养老顾问”“养老管家”为核心的养老助力行动。

“五边形”织就老有颐养服务圈

据介绍,“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项目的“桌边”,将在该区61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基础上,引入老字号资源,成立“老字号长者助餐联盟”,今年将打造30家以上“老字号长者餐厅”。围绕“周边”,积极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如此次发布的全市首张“颐养地图”,可让辖区老人及时查询到“周边”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机构,让家门口和“一站式”养老服务实现对接。对于老人的“手边”,黄浦区今年将力争建成集为老服务呼叫中心、资源调度中心、应用场景体验中心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数字化应用服务中心,同时拓展“为老服务一键通”应用场景,深化社区应用,通过智慧养老服务“一键享”小程序,使一键咨询、一键助餐、一键家床、一键呼叫等服务触手可及。

黄浦区民政局局长孔翼菁表示,作为全市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为突出的城区之一,今年将围绕“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完成8项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愈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