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开放的两个垂钓点都位于浦东白莲泾公园的亲水平台上,一个在虹月桥以南,另一个在长津桥以南。
黄浦江边开放了专门的垂钓点!这些天,消息传出后,吸引了不少热爱钓鱼的市民前往垂钓。“终于不用担心被驱赶了”“这里风景好,水质也不错”“钓得到、钓不到都没关系,心情好最重要”……采访中,这些喜爱钓鱼的爷叔们不无感慨地说,垂钓开放点空间虽不大,但很欣慰有这片令人安心的钓鱼地,即使刮风下雨,也会来钓鱼。如今,一到双休日,垂钓区域更是挤满了钓友。
两个“官方认证”垂钓点位
成了钓友们新的聚集地
周二上午,记者赶到了位于浦东新区的白莲泾公园,尽管天气有些阴沉,刮着大风,时不时还飘着些雨丝,但在空旷的亲水平台上,隔着百来米远,就能看见多位钓友提着钓竿,伫立在风中。两个垂钓开放点位都位于白莲泾公园的亲水平台上,一个靠近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即虹月桥以南;另一个位于奔驰文化中心后方,即长津桥以南。
“这点风和雨不算什么,只要不下暴雨,我基本上天天都来钓鱼。”74岁的沈老伯快人快语,他年轻时就爱钓鱼,“钓龄”至少有50年了,“黄浦江这个点位,现在允许钓鱼,阿拉只要自觉注意好文明、卫生,一天下来,都不会受到任何打扰。”沈老伯一边说着,一边还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黄浦江潮汐的时刻表,“我们无所谓时间早晚,主要是根据黄浦江的潮起潮落来钓鱼,需要早起时,四五点钟就来了”。
一旁的蒋老伯则笑着表示,在钓友圈里得知黄浦江开放了“合法”垂钓区域,他立马就赶来了,现在天天来,结识了不少新钓友。还有些爷叔尽管来了并不钓鱼,但常在一起“嘎山湖”,大家很快也熟络起来。
“我们这些老年人没啥爱好,就喜欢钓鱼。你看这里风景这么好,船来船往,前有南浦大桥,后有卢浦大桥,两岸高楼林立,还有世博馆,能深切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欣荣。看了这种风景,我们钓鱼的心情也好!”蒋老伯直言道。
“不收费,也不会被驱赶”
钓友们更看重安心与快乐
采访不多时,岸边的多位爷叔已小有收获,不时有鱼咬钩,一个小水桶里装了不下十几条黄辣丁。“黄浦江里的鱼还是不少的,除了这种小鱼,我们在这里钓到过鲫鱼、鲈鱼、花鲢等,有的鱼很大,有十来斤呢!”
68岁的王老伯也是这里的常客,他向记者展示了刚刚钓到的成果——一条半尺多长的鲈鱼。和其他几位手握鱼竿钓鱼的爷叔不同,只见王老伯将几根鱼竿靠在栏杆上,他自己就站在不远处,和钓友聊天。“他们是‘手竿’,我是‘抛竿’。‘手竿’需要用手提着,通过观察浮标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抛竿’就像这样,固定在岸边,如果有鱼上钩,鱼竿就会‘打电话’给我。”王老伯打趣地说,有鱼上钩,鱼竿上的铃铛会响,他就会过来收竿。
王老伯告诉记者,之前带外孙到滨江来游玩时,偶然间发现这里可以“合法”垂钓,“现在早上送好外孙上学,我就带着渔具、骑着电瓶车过来钓鱼。大家都认识了,聊聊天,心情好,时间过得也特别快。”王老伯感慨地说,能找到这样一片天地,真的感到很幸运,在他看来,能否钓到鱼不是重点,关键是有地方可以安心钓鱼了,“不收费,也不会被驱赶”。
“周末钓竿都要插不进了”
期待更多官方认证钓鱼点
现场,在垂钓指示牌下方,布置着分类垃圾桶,上面设置了烟蒂投放处。地上放有装鱼的水桶,整体干净整洁。“既然有地方免费开放钓鱼了,我们大家就要文明钓鱼,不能乱扔烟头、垃圾。”几位爷叔表示,他们往往一呆就是大半天,会自带干粮和水,吃东西时会特别注意。钓好鱼后,也会收拾干净,自觉保持环境卫生。
现场一位安保人员表示,钓鱼者大多比较自觉,除了不乱扔垃圾,他们骑来的自行车、电瓶车也会自觉停放在桥下靠外侧的角落里,不影响亲水平台通行。
“双休日人很多,大家一字排开,一边至少二三十人,来晚了,钓竿可要‘插不进’了。”这些喜爱钓鱼的市民也呼吁说,在文明钓鱼的前提下,希望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能开辟出更多这样的区域,让更多人能够安心钓鱼。
■记者手记
堵疏结合,期待开出更多合规钓鱼点
黄浦江边有了“合法”钓鱼点,虽然有空间限制,但前来垂钓的市民都禁不住感叹,终于有这样“一片地”可以安心钓鱼。
一边是钓鱼爱好者的需求,一边是市容环境、水域环境的管理要求,到底该如何平衡?此前,记者也曾报道过滨水空间的不文明现象。面对安保人员的巡视、劝导,有些人玩起了“躲猫猫”。
从2022年1月1日起,上海开始实行首部针对公共空间的立法《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其中,对于遛狗、垂钓、放风筝、烧烤、跳广场舞以及进行滑板、轮滑活动等行为,条例规定,上述行为是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段进行的限制性行为。此次,黄浦江边开放出两个垂钓点,一时成为热点。从实地采访情况来看,现场没有一味地“堵”,而是较为开放地“疏”,同时,大多钓鱼者也从我做起,较为自觉,这让试点开放呈现出一种良序。
希望如钓鱼爱好者们呼吁的那样,钓鱼者文明钓鱼,珍惜这样的开放点位,同时也盼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黄浦江畔、苏州河畔,有更多亲水互动的空间得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