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早,跟摊主讨个“开张价”

沪上二手文玩市场迎来久违人气

2023-03-14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31425.jpg


早晨六七点,城市里最喧嚣的人气不只出现在菜市场,也出现在如今已屈指可数的二手文玩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市区的几个二手文玩市场的客流近来显著回升。在“淘宝”的过程中,顾客们享受着捡漏和讨价还价的乐趣。



清晨赶集,卖家与买家都勤快


清晨5点半,气温依旧寒冷,天也还未全亮。很多二手文玩摊主拖着行李箱,直奔福民商厦内的新藏宝楼。半个多小时后,这里的四楼文玩乐淘集市就将开市。

来沪多年的李国方老人就是其中一位摊主,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位相熟的顾客在门口拖住了他,询问今天带了哪些“宝贝”。老李随即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好几枚清代钱币和苏联时期的铜质徽章。眼见这位老客户不太满意,他就招呼对方一起前往四楼。在摊位前坐定后,他拿出一块清代店铺的小挂牌,介绍道:“这块牌子是我最近‘淘’来的。虽然上面有一半字已经模糊不清,但确实是好东西。”

在老李和顾客交谈的同时,其他摊主也分别在室内和天台上招呼顾客,全场座无虚席。铺开的摊位上,玉器、瓷器、钱币、纸质藏品和杂项的品类都非常丰富。

谈及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意,老李表示,过去两年,这个行业经历了“低谷”,但眼下正在逐渐好转。

据介绍,这里的二手市场是从原来方浜中路的藏宝楼搬迁而来,于三年前开始在四楼举办集市活动,举办时间为每周四和双休日的上午6点至下午5点,其中周日会举办旧书集市。今年春节后,每场集市都能迎来上千名顾客,人气明显回升。



每逛一次,都拾起一段记忆


新藏宝楼的市场人气爆棚的同时,隔壁福佑商厦地下二层的福佑淘宝城“捡漏集市”也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每天6点或6点30分左右开市,下午5点结束。

在C025摊位前,年过七旬的许正权老人翻看起了几十本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电影杂志,包括《大众电影》《电影故事》和《电影世界》等。大约半小时后,老人选出了1983年12月出版的《电影世界》。

“这期有电影《夜色多美好》的彩色剧照和故事梗概”,许老伯说,“这部电影讲的是那时的工厂怎样开展业余文艺活动,用高雅艺术去‘占领’职工8小时以外的时间,让他们不要再赌博。我当时是厂里职工艺术团的骨干,这部片子给了我很多启示。”话音刚落,他便用十元钱买下了这期杂志。

对此,C025摊位的摊主小谢表示,二手文玩市场之所以持续获得关注,和商品的特殊性有关,这里各个摊位上的物品往往能勾起至少两代人的记忆,“每周都来逛一逛,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往来“交锋”,享受讨价还价的快乐


记者走访发现,其他区域的二手文玩市场,近期也迎来“淘宝”热。

杨浦文化跳蚤市场于每周三、六、日上午6点至12点举行。据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最近这里的人气已和疫情前不相上下,“到了大约6点半,整个市场里便挤满了人”。

在此摆摊出售旧钟表和杂物的徐老伯表示,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摊主会提醒顾客“保持距离,不要多聊”,如此一来,人们来这里逛逛的最大乐趣就少了很多。在他看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和网上交易平台日渐发达,二手市场的主要功能已从“淘宝”转变为寻找“烟火气”,“很多人来这里买东西,是为了跟摊主讨价还价,然后成功‘杀价’。当天头一个买我东西的,我还会给他一个最优惠的‘开张价’。还有很多熟客找我免费‘鉴定’他们在‘闲鱼’上买的小玩意儿。出了二手市场,他们上哪儿找这种乐趣!”老徐乐呵呵地说道。

采访期间,几位年轻顾客相中了老徐摊位上的一台香港大东公司生产的座钟,爱不释手。老徐主动说:“这钟在网上卖400块钱,我开价300块钱,你来还价吧。”

整个市场间,类似这样“乐在其中”的“交锋”随处可见。

另据了解,每逢周四和双休日,大木桥路上的云洲古玩城都会举办露天淘宝集市活动。这里一楼外围步道两边排满长长的两列摊位,人气同样很旺。每到周五,灵石路上的聚奇城三楼的集市摊位同样顾客盈门。在此设摊的著名画家周尔桥对记者表示,他被这里的热闹场面所打动,不定期从苏州跨省前来售卖自己的画作。

 


■二手市场地址

新藏宝楼:福佑路223号

福佑淘宝城:福佑路225号

杨浦文化跳蚤市场:隆昌路701号

聚奇城:灵石路1539号

云洲古玩城:大木桥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