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初开,万物苏醒,春的气息渐渐浓郁,在赶赴春天的途中,怎能少了舌尖上的美味呢?去年,因疫情原因,沪上老字号几乎集体错过了青团的线下销售档期,今年,尽管距离清明节还有一个多月,青团这份春日“限定”已经集中上市。
而老字号也在青团的内芯、外皮上动足脑筋,黑松露、鲍鱼陈皮、黄油腰果、荠菜鲜肉、川香牛肉、艾草奶黄……纷纷推出新口味,外皮除了青团,还有粉团、紫团。目前,各家老字号最醒目的外卖档口已迎来市民们的尝鲜热潮,排队不断。
提早一个多月,青团开卖
“往年青团上市一般在‘惊蛰’之后,今年元宵节第二天,我们青团就上市了,比往年早了一个多月。”在南京路步行街的新雅粤菜馆门前,正忙着收银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摊位上方的价目表上,手作青团、预包装青团口味不下十几种,其中,黄油腰果、荠菜虾肉、川香牛肉等新口味让人眼前一亮。
“没想到青团有这么多味道,好多都没吃过,每个品种都买点回去给家里人一起尝尝。”在附近商务楼工作的朱女士买了两大盒,她笑着表示,去年因为疫情关系,没吃到青团,今年提早来尝鲜。
“今年我们的手作青团共有七个品种,包括往年深受欢迎的腌笃鲜青团、细沙青团、纯蟹粉青团,今年新品种是川香牛肉,此外,还有前几年首创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两个口味,荠菜虾肉和黄油腰果青团。”新雅行政总厨黄任康称,从正月十六开始,新雅青团就上市了,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多月。在新口味上,考虑到年轻人喜好,尝试推出了微辣口感的川香牛肉味青团。
除了创新口味,今年新雅青团在“皮子”上也改良了纯糯米粉与麦青汁的配比和醒面时间,在糯米粉里按比例加入粘米粉,让“皮子”更有嚼劲,糯而不硬,“这两天,我们青团销售量日趋上升,预计在3月中旬,将迎来青团的销售高峰。”
有“绿胖子”还有粉团紫团
同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重新回归到浙江中路路口的沈大成,虽然大楼整体还在装修中,但重新开业的一楼外卖窗口前,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手中拎着沉甸甸的青团。“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家里老的小的都喜欢吃,我就先来买点,尝尝味道。”买了豆沙和蛋黄肉松两种口味的李阿姨说。
位于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总店,大门口的柜台上摆满了刚刚出炉的盒装青团,热乎乎的,还冒着水蒸气。“店里的青团都是现做的,有马兰头、荠菜鲜肉、蛋黄肉松、豆沙等口味。”营业员说,今年青团提早上市,最近来买青团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每个品种都卖得不错,有的市民一买就是四五盒。
在福州路上的杏花楼总店,一进门就是现制青团柜台,口味有咸蛋黄肉松、荠菜肉、芝士牛肉、鸡丝培根四种。另一个柜台上,摆满了各色盒装青团,其中粉色、紫色的团子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目光。
据工作人员介绍,奇异粉团中是奶香馅,紫薯团里面是豆沙馅。除了单独盒装,今年杏花楼新推出了多款组合包装,将几种人气青团组合搭配在一起。其中一款组合包装是老字号与敦煌博物馆的联名款,里面的3种口味分别为咸蛋黄肉松青团、奇异粉团、紫薯豆沙团,外包装融入了敦煌特色文化的飞天舞女等图案,将中国美食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特供“创新派”需提前预订
艾草系列青团是上海人熟悉的南市乔家栅旗下“乔老爷”的主打产品,与眼下主流的以麦青汁制成的青团皮不同的是,他们采用的是艾草制成的青汁,今年,这家老字号推出的青团,将奶黄、芝麻、莲蓉一一入馅。
相比乔老爷这种偏古法的艾草口味青团,颜色鲜绿油亮,带有淡淡草本味的麦青汁制成的青团也很受市民欢迎。在以家常本帮菜肴闻名的中华老字号——上海德兴馆中华路店现场,“经典派”传统豆沙、咸蛋黄肉松青团,“创新派”黑松露菜肉、鲍鱼陈皮猪肉青团,这些时鲜货都被摆放在了外卖档口的醒目位置。
据厨师长介绍,黑松露菜肉青团中的黑松露用的是该店自制的黑松露酱,与荠菜肉馅混合均匀,既保留了荠菜肉的口感,又增加了黑松露的浓郁香气。
而用粤菜“明星食材”鲍鱼、陈皮制成的鲍鱼陈皮猪肉青团自去年春季首次推出后,受到了新老顾客们的欢迎。目前,黑松露菜肉青团、鲍鱼陈皮猪肉青团为中华路店的特供品种,因其制作费时费力,建议市民至少提前一天预订。
记者留意到,今年提早上市的青团总体价格和往年持平,除个别新品种馅料成本高,价格在十几元到二十多元一只,大部分青团单只的价格都在四五元左右到十元之间。
采访中,各店家表示,现制青团一般保质期在三四天左右,建议市民购买后尽快食用,如出现发硬,可隔水蒸上几分钟,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而肠胃较弱的老年人、孩子,食用青团要注意适量。
■相关新闻
“春菜”齐登场,尝鲜正当时
春笋、草头、蚕豆、荠菜、马兰头、香椿……近期,跟随春的“脚步”,各色“春菜”新鲜上市,菜场里充满春天的“味道”,吸引了市民纷纷采购“春菜”,尝尝来自田间地头的鲜嫩、留香。
一大早,在天山西路上的嘉荟市场,细长鲜嫩的春笋,翠绿欲滴的草头、荠菜等各色“春菜”,摆放在蔬菜摊位的醒目位置。“现在春笋咪道正好,可以烧腌笃鲜,也可以炒着吃。蚕豆也是刚上市,做葱油蚕豆,老伴欢喜吃。”家住北渔路的陈阿姨手里拎着刚刚买好的春笋等“春菜”笑着表示。“身价”不菲的香椿也已上市了,仅个别摊位有几捆,“香椿现在还是比较贵,要十几块一两,不过家里老伴爱吃,我就买一小把,回去炒蛋尝尝鲜咪道。”一位购买了香椿的阿姨说。
在北翟路上的龙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摊位的摊主正忙前忙后地张罗着,春笋、蚕豆等充满春日气息的蔬菜,摆放在摊位上,堆得高高的。“很多春菜都是在气温回升以后自然生长的,目前产量还不多。”蔬菜摊主们介绍,像菜节、荠菜、蚕豆、马兰头、枸杞头等是“咬春”的时鲜货,吃口鲜嫩,现在刚上市不久,价格略高一些,待到3月上旬春菜大量上市后,春菜整体价格将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