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绿脉”赏苏河 入“口袋”享绿意

2023-01-26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图片9.png

沿着苏州河步道散步,在街角就能遇到绿意花香;在打开围墙的公园、机关单位,近距离邂逅绿色;高架桥下原有的废弃空间重新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在家门口多了绿地、步道和城市共享空间,也多了亲绿享绿、健身锻炼、赏景闻香的好去处。

据市绿化市容局最新统计,去年同期至今,本市新建改建80座口袋公园,建成81条、231.88公里绿道,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学校、机关单位打开了围墙,与市民共享满园缤纷。

 

家门口有了彩虹城口袋公园新增80

在三汇路和中山西路合围区域,随着围栏拆除,路过的市民惊喜地发现,这里建起了一座“彩虹城”。彩虹人行桥、毛毛虫滑梯、在立柱上“跳舞”的小白兔、小象造型的洗手池……此次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绿色“底色”,借助空间进行再划分,整合了3100平方米的集中活动空间,以“服务全民,儿童友好”作为设计目标,形成了“绿色+、运动+、儿童友好+”的乐汇小游园。

在乐汇小游园,全场铺设柔软的塑胶颗粒,整个区域被分为了探趣乐园区、绿动乐园区、好奇乐园区以及亲子驿站区4个特色区域。其中,探趣乐园区采用开放式无障碍的入口空间布局,引入了彩虹桥的设计,弱化了高架对场地空间的影响,形成了上、下两层空间,在场地中心区围绕高架柱点设置的旋转楼梯则连接了这两层空间。最特别的要属亲子驿站,该区域利用原有建筑空间,采用装配式集装,形成了集中式服务空间,提供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公务服务设施。

无独有偶,位于延安西路与江苏路路口东南角的“华山新语”口袋公园在春节前夕亮相。口袋公园以“知秋语”为寓意,平面处理上以梧桐叶作为设计主题,并选择占长宁区行道树种40%以上的梧桐作为主导树种,结合场地内保留的黄山栾树等营造橘黄色系的观赏空间。围绕公园一周,是一圈梧桐叶灯,白天它们像是一片片从树上飘零下的落叶,夜晚则变身为景观灯光,闪烁着柔美的光。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绿色单元,与一般公园相比,面积通常在1000平方米以上,结合市民的需求增设针对性的设施配套,形成“有颜值、有内涵”的休憩游玩场所。据统计,全市范围年度新增口袋公园80座,总量达到了390座。

 

漫步苏河沿岸新增绿道近232公里

苏州河两岸贯通之后,漫步绿道成为人们亲近“母亲河”的最佳方式之一。清晨或傍晚,沿着苏州河河畔,或跑步健身,或是休闲散步,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市新建成81条、231.88公里绿道,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1537.78公里。

苏州河绿道是上海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中的市级绿道,黄浦段、静安段、长宁段等区段各有特色。

苏州河绿道的普陀段“苏河十八湾,湾湾有故事”。新落成的普陀段宝成桥至大渡河路段全长4.77公里。这段绿道对多段苏州河防汛墙进行了改造,新设二级防汛墙,绿道设置于一二级防汛墙之间,并将原有的台阶改造为坡道,实现了全程无障碍贯通。此外,在设计中增加了儿童游乐设施、人文休闲座椅等,让市民可以更好地亲近自然。

松江区的通波塘两岸绿道(人民河-沪松高速公路)全长7.43公里,沿岸串联中山街道、方松街道和岳阳街道。设计建设中,对原有场地进行了景观改造提升,嵌入绿道系统,修复沿岸绿化,打通10余处断点。绿道设置趣林漫步、悦享花墙、追艺时光、城市悦活等主题段落,新增休闲坐凳、特色廊架、景观照明等设施,种植乌桕、美人梅、彩叶杞柳等观叶、观花植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漫步绿道,皆有风景。

广中路绿道(北宝兴路-共和新路)是一条社区级绿道,全长1.7公里。绿道两侧,乔木、灌木、地被和草花等各色植物混搭,大量种植杜鹃、鸡爪槭,彩叶杞柳、穗花牡荆、醉鱼草等花境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分明。

解放东路两侧绿道(S4-望园路东侧)是奉贤新城核心区的一条社区级绿道,全长约1公里,绿道两侧的新优植物多达百余种。整个绿道对外连接城市人行道,对内串联起各居住区,沿绿道设置和合广场、蜻蜓乐园、浣花溪、儿童乐园等不同区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互动参与性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目前,上海的绿道主要分布于外环林带、黄浦江滨江空间、苏州河滨水空间以及各社区公园、绿地之中。根据《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到2035年,上海绿道总长度将超过2000公里,一条条“绿色动脉”将串联起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也将串联起市民们的美好生活。

 

一座座公园“破墙”市民沉浸式逛园

鲁迅公园、静安雕塑公园、和平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上海一座又一座公园拆除了围墙,通过因地制宜、全新打造的景观设计,让人行道和公园“无缝”衔接,向市民“敞开”怀抱。

在鲁迅公园北门,原先的大连西路围墙区域,已被改造成了富有山林气韵的口袋公园,保留了山林格局的同时,新增杜鹃、欧石竹、银叶菊等植物,同时通过景石叠筑的方式,增设台阶,让公园和街区实现自然衔接。此外,多处镂空围栏加上了鲁迅先生名言等元素,增添了人文气息。

静安雕塑公园靠近北京西路区域围墙已经全部打开。公园拆除了沿街绿篱围栏,将园内的樱花林、七彩花带、白玉兰花瓣广场三段景观,沿着北京西路一侧,一一展现在市民们的面前。放眼望去,静安雕塑公园内空间更加宽敞,加上高低灌木、多彩花卉、各种雕塑等元素,走在人行道上就能感受到公园别样的艺术气息,其中,中段还新增了带状喷泉景观。

复兴公园位于重庆南路、复兴中路的围墙现已拆除,市民走在街道上,如同漫步在公园里。在重庆南路上,新建的紫藤架和复兴公园春广场的廊架形成呼应,通透的植物造景取代围墙,让园内景致一览无余。新增的黑色镂空钢雕装饰掩映在绿树或花坛旁,更加显现百年公园的文艺底蕴。

此外,中山公园“打开”了万航渡路一侧的围墙;和平公园天宝路一侧,用景观替代原有的围墙;上海音乐学院打开围墙后,多座百年建筑和市民“零距离”接触;古典园林秋霞圃打开连通之门后,让市民游园后,可到一墙之隔的嘉定博物馆继续“游览”人文;奉贤区政府拆除原有围墙,完成多元化绿化提升,向市民开放了单位绿化……

通过景观升级改造,眼下申城正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机关单位“打开”围墙,在开放空间的同时,将美丽的景致和人文气息不断延伸至街区,与市民实现互动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