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还拒收现金?可以罚!

2023-01-26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图片10.png


记者回访浙江电影院,服务台空空如也,只有一则小告示写着“网购,请至前台取票机兑换”。

春节期间去电影院看场电影,不仅是过节的休闲选择,也是如今不少家庭具有仪式感的贺岁“新年俗”。2022226日,本报头版刊登了《现金为何不能购买电影票?》的报道,反映了老年读者在电影院购买电影票时遭遇拒收现金的尴尬。

随着防疫政策的变化,不少文旅场所的规定也随之调整。时隔近一年,如今,电影院“拒收现金”的现象是否有所改变呢?记者近日进行了回访。

 

不少老年观众向本报反映  部分影院拒收现金

去年,受疫情影响,不少电影院将“线下+线上”的购票方式统一改为“无接触售票”,所有观众必须经由线上平台购票,方能正常观影。一方面省去了线下现金交易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在线上交易平台留存了购票者的个人信息。不过,对于不少不熟悉线上操作的老年观众来说,这一购票方式无疑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本报就曾收到多位老年读者来信、来电,反映电影院拒收现金导致他们无法正常观影的问题。其中所涉及的浙江电影院、明星时代影城(上海富荟店)等,记者也曾一一探访。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即使出示个人相关信息,多家电影院仍会以各种理由拒收现金;还有个别影院的服务台空无一人,仅有入口处有工作人员,但问及“是否可以用现金?”“只能网上订票的规定合法吗?”等问题时,工作人员均未置可否,只表示“这是上级部门的规定”。

 

时隔近一年后回访:拒收现金的影院仍我行我素

时隔近一年,如今,防疫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文旅场所的相关规定也有所调整。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浙江中路的浙江电影院,影院内的服务前台空空如也,只有一则小告示写着“网购,请至前台取票机兑换”。记者向仅有的一位工作人员咨询是否可以用现金买票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不可以。当记者询问,不会手机操作怎么办?对方称其影院一直都是线上购票,“老人想看电影,找人帮他网上买好再过来”。

一年前,记者前往位于浦东樱花路的明星时代影城发现,该影城收银台灯光昏暗、空无一人。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影城,曾经空无一人的收银台如今有了一位工作人员。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收现金”。随后,记者发现,在该影城的入口处有一块广告牌,上面用荧光笔写着“复工营业啦!观影福利回馈,现场购票如下……”等字样。当记者询问,广告牌中所示的“现场购票”是不是可以用现金的意思?该工作人员称:“不是的,牌子上随便写写的。”

那么,到底为何不能收现金呢?或许,位于大渡河路的华谊兄弟影院的工作人员说出了答案。该工作人员表示,线上购票的观众,后台可以直接查询到其个人信息,线下用现金买票没办法留存个人相关信息,有问题时也无法溯源。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带着身份证用现金买票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后台系统都是统一的录入路径,照片、数字等无法录入后台系统,所以仍然行不通。“在没有接到文旅部门通知前,我们还是要按照之前的规定,实行‘实名制’购票。”该工作人员称。不过,对方也表示,如果老人线上支付有困难,可以带着智能手机到影院,现场工作人员将帮助老人完成购票操作。

 

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商家应强化法治观念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更是最基础的支付手段。尽管金融管理部门三令五申,但个别消费场所仍然存在拒收现金的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202012月发布的公告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现金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市民在生活中遇到拒收现金的行为,可以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依法维权。

既然是违法行为,为什么拒收现金的现象还会频繁出现呢?业内人士认为,“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这一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应在加强事后处罚的同时,加强普法力度,增强普法宣传的到达率、触及率,双管齐下,从源头上减少拒收现金的违法行为。

对消费者来说,遇到这样的行为要敢于说“不”,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对商家来说,应强化法治观念、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诚信经营、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提升服务、共同打造现金和谐流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