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老人会在网上买菜吗?可以自己用手机操作预约挂号及叫出租车吗?近日,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的“中英全民科学素养发展会议”上发布了一份针对万名上海老人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上海老年人科学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但健康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参加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是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八成受访者会网上买菜等操作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在会议中作了题为“科学教育赋能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主旨报告。今年7月,上海开放大学组织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上海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市16个区71个街镇进行抽样,最终回收了13450份有效样本数据。
调查数据显示,在健康素养方面,近九成老年人拥有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技能的掌握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测评中,90%以上的老年人能正确判断喝牛奶、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等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题目。在健康知识测评中,仅有35.7%的老年人了解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仅有41.8%的老年人知道成年人每天的正常饮水量。在健康技能的测评中,有60%左右的老年人掌握了跌倒后的科学处理方法以及如何监控血压、血糖等慢性疾病。
在信息知识的测评中,关于“网上买菜的功能”“打车软件的使用”“网上预约挂号”等的掌握比例分别为84.7%、87.1%和82.1%。在信息思想的测评中,91%的老年人具有一定的防网络诈骗意识,表示不能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能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未确认来源不能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在信息工具应用能力的测评中,调查发现,有40.8%的老年人不清楚“微信添加好友的途径”,包括扫描二维码名片、从通讯录加朋友、雷达加朋友等。
老年人科学素养与受教育程度等关
老年人的科学素养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调查报告显示,科学素养的高低与老年人的户籍、受教育程度、退休前的工作岗位等过往生活工作经历相关。同时,也与老年人现阶段的生活居住情况、学习动力与兴趣、解决问题方式、学习方式等相关。比如,与老伴、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科学素养较高,独居老年人需给予更多关注。
调查发现,当老年人遇到生活难题时,最常见的几种解决方式分别是找子女帮忙(63.9%)、找老伴商量(62.9%)、自己通过手机电脑上网(51.7%)、找朋友帮忙(37%)、向所在居委或者街道有关部门求助(30.8%)。分析发现,老年人解决生活难题的方式不同,其科学素养水平就会不同。其中,自己通过手机电脑上网寻找解决办法的老年群体,科学素养水平最高,得分均值为3.86分;其次,是自己查找图书报纸等寻找解决办法的老年人,得分均值为3.85分(总分为4分)。
此外,调查还显示,老年人获取科学信息的方式不同,其群体科学素养水平不同。其中,通过自己买书、订阅报纸杂志、上网或看电视学习的老年人科学素养水平最高,得分均值为3.86分(总分为4分)。
老年人更喜欢艺术修养类课程
虽然老年人认为科学教育很重要,但更喜欢艺术修养类课程。目前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课程种类以艺术修养类为主,占比达到71.9%。当问及老年学员最想学但没有报上名的课程,排在前15位的分别是:唱歌、声乐、舞蹈、摄影、钢琴、手机、书法、烹饪、太极拳、养生、电脑、电子琴、形体、健身、沪剧等。与科学教育主题相关的健康教育类、实用技能类、社会科学类课程,占比依次为31.3%、16.5%及14.8%。
调查还显示,参与老年教育机构学习的老年人,对扩大科学教育供给、提高课程丰富性和层次的需求较高;尚未参与老年教育机构学习的老年人,对课程知晓度、课程开展方式和课程费用更为关注,他们除了关注学习名额、课程丰富性外,还更加希望开课前提供课程清单、丰富学习形式、扩大课程的宣传力度以及降低课程的费用等。
贾炜指出,提升老年人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助于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实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急需进一步扩大老年科学教育供给、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在线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