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高烧,家里也没有药,就在业主群里发了条求助,没想到好心的邻居们立刻给了我一板布洛芬,让我心里暖暖的。”家住青浦区御澜湾小区的居民沈女生谈及日前的“寻药”经历,心中仍涌起阵阵暖意。
一条条求助信息一发布,立即有人回应,一次次药品交换或分享,解了“燃眉之急”……连日来,在申城的大街小巷、社区里正不断上演这样的暖心小故事,通过微信群,市民们在紧“药”时刻,再一次传递着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守护,给缺药人带来宽慰与希望,为寒冷萧瑟的冬日增添了许多温暖与感动。
孩子发烧邻居“共享”药盒
“孩子发烧40℃了,谁家有退热栓?”当青浦区龙湖紫都城南区22楼的一位年轻妈妈在微信群发出求助后,不一会儿,楼上的住户就送来了药,不少邻居还在群里支招,分享给孩子用药的注意事项。
“谁家有多余的酒精可以匀一点吗?”“我家有,放在门口,你拿瓶来装一些……”“谁有布洛芬啊?我发烧了。”每一条求助信息,马上会得到邻居们的响应。楼里的居民们纷纷表示,上半年时就是这个群温暖了大家,家里缺点啥,首先会想到群里问一下,总是有热心邻居出来回应,“现在彼此互助‘送’药,已有了默契,放家门口,无接触式地自取,虽然没有‘照面’,但心里却感觉特别暖。”
陆女士家十四岁的孩子前几天开始发烧,体温直达39.8℃,一时间买不到药的陆女士顿时慌了神,在业主群中求助:“哪位邻居有退烧药吗?”没想到消息刚发出,就有人“秒回”,邻居们有的表示可以提供退烧药,有的为陆女士一家送去了物资,这些暖心之举让原本忧心忡忡的陆女士放下了心:“真的特别感谢邻居们的帮助。”
在陆女士所在的朱家角珠湖社区锦苑业主群内,这些天,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楼栋群里晒出药箱“家底”、分享就医经验、普及药物禁忌知识,一起加入“共享药盒”。
“药品共享,有急需的朋友可以联系我,每人20片。”近日,枫泾市民何先生一段共享200片布洛芬药品的信息引来无数群众点赞。最终,这些药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分享给了15位急需用药的市民。
志愿者为老人“跑腿”送药
“老李,我身体不舒服,流鼻涕、喉咙疼,能帮忙带点药过来吗?”“好的王阿姨,你别着急,我马上来!”日前,家住金山区板桥西路的王阿婆突感身体不适,因家中没有药,情急之下,打电话向金山卫镇西门居民区的志愿者李勇芳求助。李勇芳一边安慰王阿婆,一边想方设法帮助王阿婆寻找合适的药,最终,在居委会日常应急的药箱中找到了适合王阿婆服用的感冒药,61岁的李勇芳立即骑上自行车,向王阿婆家赶去。
由于西门居民区辖区老年人较多,这样暖心的场景这些天一直在发生着。李勇芳毅然“逆行”,热心的她靠着单车当起了老人们的“跑腿人员”,走访看望辖区结对老伙伴、独居老人,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给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水果、药品、消毒液等帮助。事后,老人们纷纷打来电话叮嘱这位热心人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此外,宝山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宝山“邻里帮”我“药”守护您》行动倡议书,提出“让防疫药品和物资在村居中流动共享”的倡议。淞南五村第二居委随后通过“社区通”平台推送了倡议书,同时通过社区居民交流群转发倡议书,得到了党员同志、志愿者、楼组长、社区居民的点赞、转发和响应。
同样,申城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也纷纷“想在前头”,为辖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有的居委会干部主动排摸,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等群体,了解他们在生活物资、药物等方面的需求;有的居委会依托第三方小程序,提供“无接触”式打印服务,满足网课学生们的打印需求;有的居委会筹集到抗原试剂、药品等物资,先向家有患病老人,或有孕妇、婴幼儿的家庭进行分发。在分发的过程中,居民们放置在家门口的酒精或留言便签,也让居委会干部、社工、志愿者们很是感动,“在齐心抗疫的过程中,我们关心别人,也同时被别人关心着,心里感到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