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言的文学王国

2022-12-17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1.png

  正如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讲故事的人》里所说:“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即日起至2023年1月19日,“大言莫言,诺奖十年”纪念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邀请市民一起进入莫言的文学王国。

  现场“阅读”莫言和他的书

  十年前,57岁的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走进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现场。十年后,“大言莫言,诺奖十年”纪念展“走进”了上海图书馆东馆。

  步入5楼中庭,整条展线划分为8个板块,梳理了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文学创作的线索,展现了莫言创作文学的初心、人生中的起落、与母亲的羁绊等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展线的内容包括莫言的童年、军旅生活、家庭的珍贵照片,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作品的出版节点等。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全本手稿、《太白若来》书法长卷等珍贵展品都是首次展出。

  在7楼阅读推广区,展示的是莫言作品主题专架,四层展架上排列着《红高粱家族》《蛙》《生死疲劳》等一本本为人熟知的莫言作品,以及其散文集、演讲集等。“读过莫言老师的多本长篇小说,不过发现,还有不少他的书还没读过。”读者李女士一边翻阅着《透明的红萝卜》,一边感慨地表示。此次,主题书架的莫言作品全部无塑封展出,读者可直接现场阅读。

  看展览,也能给莫言写信

  在展览多媒体区,市民可以坐下来观赏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盛况,以及话剧《红高粱家族》的相关视频。而通过一段前往“高密东北乡”的文字冒险,读者可以在互动屏上通过“对话”,找到适合自己的莫言作品。

  7楼主题书架还设立了“给莫言的信箱”,邀请读者亲笔给莫言写一封手写信,信中可以分享对莫言作品的读后感,对文学的疑问和想法等。这些信件将转交到莫言手中,将有幸运读者收到莫言的亲笔回信,幸运读者名单后续将会在上海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公布。

  本次纪念展将进行至明年1月19日,展览期间将举办包括读者共读、专家对谈、莫言戏剧作品表演等丰富的配套活动。

  据公开资料,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因为“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现实相融合”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荣获这项大奖的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