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如常烟火早日归来”

2022-12-17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吴 玮 程 峰

1.jpg

  最近,随着“新十条”逐步推进落实,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民众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跳广场舞的人少了,去菜场买菜的人少了,去棋牌室的人不见了,不少医疗机构的日常门诊也“冷清”了许多。不过,诸如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部分户外场所,人流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不少受访者表示,在自身健康安全能够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非常希望恢复到如常的生活状态。

  医院:昔日排队现象有所减少

  市民朱先生每月都会去华山医院配药,周四早上8点多,朱先生按照预约时间来到医院门口发现,当日人流稀少,从进入大门、上楼到挂号几乎不用排队,“以前进医院大门都要排很长的队,后来加设了几个数字哨兵,排队的时间就更长了。”朱先生表示,他当日进入医院仍然需要扫随申码进入,不过扫码过程非常顺利,前后均没有排队等候的现象。门诊大厅有一些人,不过跟以前相比,人非常少,挂号、缴费几乎都不用排队。

  15日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院区需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不过现场也有不少核酸报告“过期”的患者,现场医务人员会引导这部分患者去门诊楼旁边的专区现场做抗原,抗原阴性人员也可进入医院。记者看到,门诊大厅内秩序井然,个别窗口有排队的现象,但几分钟内就可完成挂号、缴费等。

  菜场:“非必要”不去现场选购

  对于昔日烟火气最旺的菜场来说,最近也迎来了“冷静期”。下午3点多,古美路的一家小菜场内只有两位顾客在挑选菜品。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近来都是以网购为主,除非临时需要少量菜品,才会出门去小菜场选购。

  位于龙茗路的宝静菜市场也没有了昔日的喧哗,摊主江老板表示,附近居民都不愿出门买菜了,为了开拓市场,江老板专门组织了老顾客微信群,并为自己的店铺开设了团购。

  菜场去的人少了,跳广场舞的人也少了。13日晚上7点刚过,在北翟路华江路附近的两个居民区空地上,广场舞的音乐准时响了起来。和前些天相比,多支舞队的人数明显“缩水”。“这两天人确实少,我在群里提醒大家要戴好口罩,保持距离,这个马虎不得的。”一支广场舞队的领队林阿姨坦言。其他队伍情况类似,几位正在跳广场舞的阿姨爷叔表示,跳舞时口罩一定会戴好,做好健康防护。

  棋牌室:老顾客一下子不见了

  最近一周,沪上棋牌室的顾客也少了很多。下午4点,大兴街的鑫鑫向荣棋牌室里,只有两间房里有顾客。管理人员朱女士表示,原本每天有一半房间是满的,双休日更是忙不过来,但最近一周,很多顾客平时都不来了。她说:“我和老顾客们都很熟,至今没有一个人感染病毒。我们这里的通风和消毒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但很多人认为这段时间的风险会比以前大,所以不敢来了。”

  在定西路的亭枫棋牌室和凯旋路的天合地合棋牌室里,记者得知,这些场所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亭枫棋牌室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这里有两层楼,房间较多,但此前的双休日房间较难预订,如今只要提前到现场,就有房间可选。

  示范区公交:车上只有零星乘客

  自12月12日起,苏浙沪三地的多条省际毗邻公交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交线路相继恢复营运。

  恢复营运的第三天,记者前往其中4条线路的上海首末站——东方绿舟站。其中示范区3路驶往嘉善西塘古镇。一位正等待发车的司机表示,自去年5月起,票价由原来的10元降至5元,所以特别受老年乘客欢迎。如今乘车和跨省游都无需扫码,自己曾预计恢复运营的前几天会迎来一波“小高峰”,没想到前来乘车的人很少,有时车上只有一名乘客。

  不远处等待发车的示范区6路司机表示,这条驶往周庄客运站的线路一直很受乘客青睐。但现在很多人心存顾虑,乘客比之前少多了。

  公园:游客不少,注重个人防护

  尽管多数场所的人流都有明显减少,但也有部分户外场所和室内公共文化场馆的人流未受显著影响。走访多家城市公园的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原本张贴在入口处的场所码标识、门口的数字哨兵等都已撤下,安保人员也不再查验健康码,市民们可以直接进入。

  这几天天气晴好,游园的市民还不少,大多游园市民都佩戴着口罩,即使在开阔地带,也很少见人摘下口罩。在人民公园里,游客络绎不绝,荷花池边,三三两两的市民晒着太阳、聊着天,有的结伴顺着步道在散步。

  文化场馆:体温异常“加测”抗原

  记者走访了大光明电影院、和平影都、万达影城江桥店等多家电影院,目前观影已不需要扫场所码,也无需亮码。影院影厅内,原先需要相隔座位观影而被封条隔离的座位,现在也全部“打通”了。

  “目前,不需要查健康码,不过看电影全程需要佩戴口罩,禁止饮食。”和平影都的工作人员说,观影者虽然不用扫码、亮码,但入场前须测温,如体温异常,现场需要进行抗原检测。大光明电影院工作人员也表示,每场电影结束后,影院会及时进行场所消杀。

  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室内展馆,如今只需打开预约码即可入馆,在进入到场馆内,仍需进行安检。目前这些场馆人气都很不错,观众入场秩序井然。

  专家建议

  不跳广场舞、不搓麻将、不聚集

  近期,在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称,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期,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他认为,保护脆弱人群,就应该争取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时期帮助他们免于感染。“这里面最核心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

  张文宏建议,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要佩戴好N95口罩;老年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聚集聊天;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张文宏还呼吁,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应抓紧时间,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从接种数量上来看,3针的保护力优于2针,2针的保护力优于1针。接种的每一针疫苗,都将会给人体提供一定的保护。”

  此外,个人防护也尤为重要。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