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实国家“新十条”,返沪来沪人员不再“落地检”、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亮绿码可堂吃,购感冒药不再登记

2022-12-10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程 峰

 

图片1.jpg


1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当天下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就科学精准实施好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10条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明确要求。

昨天起,本市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密闭餐饮服务场所、娱乐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外,市民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不再要求信息登记;来沪返沪人员也无须“落地检”等。记者走访看到,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进入餐饮机构前,市民扫场所码亮出“绿码”后即可入内堂吃;线上线下购买“四类”非处方药物,可直接购买,不用实名登记;出入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凭“绿码”一路畅通。

 

 

就餐  堂吃不再验“核酸证明”

 

“入店请扫场所码。”9日上午,在普陀区大渡河路的长风大悦城一层,不少进入肯德基门店的市民扫了场所码后,坐到餐桌前扫码点餐。现场工作人员说,进入店内须扫码,显示是“绿码”后就能堂吃,而此前需要查验48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长宁区天山路上的缤谷广场,进入商场和一层多家餐饮门店需扫场所码并亮码后进入。星巴克门店里,坐了二十多位顾客,取餐的顾客络绎不绝,负责点餐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只要“绿码”即可堂吃,对验码并不“强制”,一般顾客也会主动出示健康码。

临近中午,江桥万达广场三楼区域,望湘园、西贝莜面村、丰收日、小杨生煎等一家家餐饮场所迎来了不少顾客。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家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扫码,主要是看是否是绿码,绿码才能进来堂吃。”

不过,沿街的不少饮食店、餐饮场所对于“看码”一事,情况不一,有的店铺在顾客进入时,已没人来查码、看码,有的收银人员会及时提醒顾客扫场所码并查看。

 

 

购药  “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

 

目前,市民在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已不再要求信息登记。

在闵行区华漕镇的复美大药房,陈阿姨购买了两盒布洛芬颗粒,“买一点在家里备用着。”陈阿姨说,以前也买过这种药,都要实名登记的,现在不需要了。

在长宁区、虹口区、嘉定区等区的华氏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等连锁药店,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推荐下,市民根据个人需求,购买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非处方药,不再进行实名登记工作。而原来购买此类药物,工作人员需要逐一登记购买人的身份证、住址、电话、近期行程等具体信息。

记者遇到了几位购买新康泰克的市民,购买药品时仍需登记身份证、拍照等,“因为这个药含有‘复方盐酸伪麻黄碱’成分,按要求,是需要登记的,其他的像美林、感冒灵等药品,现在都不用再实名登记了。”工作人员解释说。

在美团、饿了么、叮当买药等线上买药平台,也取消了止咳、感冒等药品的信息登记,顾客在选好相关药品之后,如属于四类药品中的非处方药,即可跳转付款页面下单购买。

 

 

出行  “绿码”进入火车站,畅通

 

昨日上午,虹桥火车站的客流较为平稳。记者发现,6个出口处“落地检”核酸点均已不见踪影。市民姜小姐从外地返沪,出站后换乘地铁10号线,她只用了8分钟。她说:“我上次出站,需要出示行程码,还要进行‘落地检’,至少要25分钟。”几位进站乘客也表示,他们只需出示随申码,再将身份证或随申码置于进站闸机上,完成识别程序后,就能顺利乘坐高铁。车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进入火车站,需看一下随申码,只要是绿码的,就能通行。

上海火车站的情况也是如此,进站口的喇叭不断提醒乘客:“请出示随申码进站”。乘客们用身份证或随申码扫进站闸机后,就不用再次亮码。

此外,乘坐长途汽车也是离沪的途径之一。和火车站相比,长途汽车站点的进站要求相对严格。最近,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的客流量较小。入口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仍需扫描场所码方可进站,但对核酸证明时长已无要求。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可出示身份证,工作人员会帮忙登记和识别,就能放行。

与此同时,本市地铁的出入要求也已有所放宽。在上海火车站,乘客能乘坐134号线,记者当天未用手机扫场所码,便可进站。从8号线曲阳路站进站时,也只需出示随申码。地铁工作人员提示,即日起,乘客无需扫码即可进站,但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着想,建议乘客尽可能扫场所码进站。

截稿前,本市金虹桥、漕河泾印象城等多家商场纷纷发出公告,“即日起,进入商场(含娱乐、餐饮服务业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28日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表示,本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请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快接种疫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