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百年洋房中,聆听琵琶花语、弦里弦外……日前,思南赏艺会再度开启线下线上不同渠道,与市民周周相约,共赏民乐的魅力。
跨界组合,赏析民乐
不同于一般的音乐会,思南赏艺会通过名家导赏、传统艺术演绎、观众互动体验等方式,将传统音乐与生活方式、文化地理融合,让市民离艺术家更近、离中国传统艺术更近。
今年的思南赏艺会以上海民族乐团中青年民乐名家为主要演出班底,携手复旦大学、上海博物馆相关学者、专家,融合国学、诗词、文博、书法、绘画、戏曲、插花等艺术门类的跨界演出,将国乐与东方美学、东方智慧交汇融合。
首场活动邀请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宣讲人,被誉为“最有魏晋之风”的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他以《中国式诗意人生》为题担任演出导赏,引领观众徜徉经典中国古诗词与古代文学。古琴演奏家龚幽兰携手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李胜男、王楚卿、蒋元卿带来经典传统与当代曲目,一起在国乐经典中发现和感悟中国人最根本的诗意生活哲学。“守正创新琴乐之思辩”活动也以古琴为载体,邀请古琴大师龚一带领观众从琴乐之道与古代人文思想、古代音乐美学、古琴的艺术鉴赏等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守正创新而引发的思考与感悟。
线上线下“多渠道”赏艺
“就像一个文化客厅,欣赏艺术不必正襟危坐,形式自由、互动性强。”市民观众纷纷留言,这种边演绎边解读边对话的方式,拉近了传统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跨界”是思南赏艺会的特色,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讲述音乐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作家叶辛曾在这里分享诗人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歌词的故事,以及其为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作词的经历。评弹名家高博文曾在这里回顾评弹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享评弹在当代与民乐、影视、流行音乐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演奏家们的演出也并非简单拼凑,曲目均为专门重新编配、量身定制,从整体上设计以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自2018年以来,四届“思南赏艺会”已吸引了线上、线下近十万观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