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11号”主题邮局矗立长江口

2022-11-03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图片1.jpg


“在这里,既能静静地看看长江入海口,还能好好地了解整条河流的‘来龙去脉’”,在“长江11号”主题邮局里,一位游客兴奋地说,这里就像一座罕见的实景博物馆。1031日“世界城市日”, “长江11号”主题邮局在炮台湾湿地公园落成并投入运行。

 

 

看遍长江流域共护长江水

 

进入炮台湾湿地公园北门,左手边不远处就是“长江11号”主题邮局。和普通邮局不同的是,这里的“业务”并非邮寄或接收信件,而是宣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进入邮局后,游客们看到一张几乎覆盖入口处左侧整面墙的彩色“长江流域全图”,这张地图囊括了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市区。在墙的对面,有个较为宽阔的阳台,有不少游客在此休憩,并观赏眼前的湿地生态河流景观,而这里就是长江入海口。

据长江11号主题邮局工作人员徐灵芝介绍,长江主题邮局由“绿色江河”公益组织发起,是世界首个以河流流序命名的主题邮局。从青海长江源的“长江1号”到上海长江口的“长江11号”,长江流经的11个省市区各设立1个主题邮局,串联起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活动。她表示,2016年,“长江1号”邮局在青海建成,上海的“长江11号”是第二家长江主题邮局,每周二至周日9点至1630分对外开放。

 

 

科普形式多样能上长江课

 

除了有“硬核”科普外,“长江11号”主题邮局还以多种形式倡导与长江有关的环保理念。

徐灵芝表示,位于二楼的大型浮雕墙由著名环保艺术家韩李李设计,采用废旧报纸打底,用丙烯颜料上色,将长江流经的11个省市的标志性物种融入其中,同时展现了万里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海拔变化和地貌变迁,以及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整个浮雕不同于传统浮雕形式,采用双面观看的设计,即站在左右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画面。从浮雕墙的左侧欣赏,大家看到的是绿水青山和各种珍稀物种,从右侧看,大家能看到的是多年来无数志愿者在长江源头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付出的照片。

在邮局内部,供游客休憩的桌椅由回收塑料瓶等环保材料制成。其中,有四张桌子的桌面内镶嵌着来自长江源及长江尾的常见植物标本,诠释了长江首尾紧密相连的概念。

游客们还能在这家邮局购买长江主题的纪念封、明信片和邮折等一系列邮品,以及以长江为创作元素的相关文创产品。在购买邮品后,游客们还能用这里的纪念章加盖“守护长江”主题图案。

另据了解,“长江11号”主题邮局还将开办“长江自然大讲堂”,联合相关部门和品牌开设“我们的地球·我们的责任——城市生活·低碳选择”课程,并围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开展“我的微笑天使”——长江流域青少年江豚艺术创作征集活动,共同探索长江的美好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