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所有的围墙、独具特色的个性设计、智能化的健身步道、全新打造的生态岛屿……近期,经过近两年升级改造工程后,和平公园带着满满新意和回忆,即将在10月中旬回归市民身边。
国庆节前夕,本报记者提前探访和平公园,发现公园发生了许多变化:公园围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植、水体、错落的景墙,市民可以从人行道直接步入公园;公园的步道和健身区域融入了智能元素,定制体测报告、上传健身动态;而让市民们怀念的“动物园”已改建成生态岛,通过公园里的电视屏幕,可以观看到狮子老虎们的现状……老人、孩子,甚至宠物狗,都能在新的和平公园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打开”围墙公园24小时开放
在天宝路一侧的人行道上,和平公园原有的围墙已被拆除,尽管被临时的隔离栏围住,但能看到几排错落有致的景墙和流动的水景,“和平公园”四个字刻在景墙之上,景墙不远处是一棵棵参天梧桐,依然保留了公园在建成初期的空间格局。
“这次改造拆除了原来所有的围墙,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大门,今后24小时向市民开放。”虹口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天宝路的出入口被改建成一处口袋公园——垣园,市民今后可以从人行道直接步入公园。
除天宝路入口,和平公园在新港路、大连路、畅心园路等处设置了5个游客出入口。其中,新港路沿线的围墙被拆除后,以绿植、水溪为天然阻隔,鸾尾水岸、杉林岛自然交错,在秋日里绘就一幅滨水林荫的美妙画境。
从2020年年底开始升级改造工程的和平公园,围绕“公园城市”和“公园+”建设目标,以无界、焕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全新赋能了12项“公园+”,再次回归后,将在市民面前呈现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新港虹影、畅心涟湾、曲水玩月、竹桥花溪、枫停晚香的“和平新八景”。
小小“博物馆”科普乡土动植物
从新港路的公园3号门进入,约50米处就是全新打造的生态科普中心。这一由茶室改造的2100平方米空间,以“低碳”为主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处家门口的小小博物馆。待正式开放后,这里将展示一些本土动植物,讲述上海的自然地理特点、渔农文化和生物的多样性。
从林间小道穿行而过,不远处是儿童乐园,和其他公园里常见的儿童乐园不同,这里没有喧闹的电子游艺机,而是布置着十多个无动力、沉浸式的儿童游乐设施,少了一份噪音,却多了一份互动。象鼻子造型的滑滑梯、小青蛙形状的跷跷板……儿童游乐设施全部以动物为造型,色彩绚丽,十分可爱。秋千、蹦床、攀爬点、传声筒等设计,让孩子们可以一边游戏一边互动。
智能步道、室外健身房开启“沉浸式”健身
在儿童乐园附近,一个个充满高科技感的器材,很是吸引眼球。“这是全国首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市民通过扫码注册,健身前可进行体质检测,健身过程中对身体进行动态监测,还能获得运动处方。”工作人员解释说。
和室外健身房形成联网互动的,是一条新建成的长约1.5公里的智慧步道。市民通过“上海和平公园”微信小程序或公园智能大屏幕完成注册后,就可以开启智能跑步、健步的全新体验。通过步道多个运动采集智能设备,完成运动后的市民可以在道路旁的多个大屏幕上看到运动排行榜、运动数据以及相应的科学指导,也可在手机端查看相关运动数据。
在运动片区,还设置了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体育健身需求的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械。除了两片标准羽毛球场、一片标准篮球场外,特别增设了适合8-14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锻炼的设施设备,如非标篮球架、攀爬架等。
“动物园”变身生态岛屏幕上可看动物新生活
到和平公园去看动物,曾经是许多市民的回忆。当年,居住在虹口、杨浦等区域的市民常到和平公园看狮子、老虎、孔雀、猴子等动物。2020年年底,公园闭园改造之前,老虎和狮子等动物搬家至上海动物园。
此次改造,动物们生活的小岛被改成了生态岛,运用景观方式收藏动物生活过的印记。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生态岛种植着多种绿植,围着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雅致和假山上的六角凉亭交相呼应。假山上,能看到老虎、猴子等动物的白色雕塑,而假山下的水池曾是动物们的室外活动场地。在新建成的木质长廊中,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悬挂着的电视屏幕观看狮子、老虎等动物在上海动物园的新生活。
此外,动物们生活的室内笼舍被保留下来,今后将修复原有废弃动物笼舍,增加动物声效,悬挂原有动物照片,打造成声景融合的动物记忆展区。
新增宠物乐园保留中式水榭
和平公园回归后,居民家里的狗狗们也有了新去处。考虑到公园周边为密集的居民区,公园为宠物狗们打造了两处宠物乐园,一处位于天宝路畅心园路处,服务于肩高60厘米以上的大型犬,另一处位于原二号门附近,服务于肩高60厘米以下的中小型犬。宠物乐园为狗狗们配备了游乐设施、饮水池等,同时通过隔离栏,将这一区域和其他区域分开,以避免惊扰其他市民游客。
有新意,也有更多回忆。和平公园里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仿清石舫、水榭等建筑都得以保留,修旧如旧,营造出宁静的中式花园,与周边美景一起,融入山水造园的诗意之中。而位于大连路的山林步道长约200米,将串联起不同的视觉场景,从综合服务中心建筑二层出发,向东侧来到水边的夜光广场眺望平台,水榭茶室、石舫等江南风貌建筑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