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遇“歌友” 岂料被“下套”

2022-10-08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如今,老年人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各类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老年朋友们已不再满足于操作普通的社交、购物软件,一些网络休闲娱乐平台也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唱吧”“全民K歌”等曾经流行于年轻人中的娱乐APP,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其中。不过,也正因此,网络诈骗的新套路也由此而生。最近,部分老年用户就在上述平台上碰到了“相见恨晚”的“歌友”,并屡屡“上套”。

 

 

“军官”歌友带你赚大钱

 

钱阿姨爱好唱歌,退休后便经常在网络平台上和同龄好友一起唱歌。因为平台操作简单、曲目多、伴奏好,还可以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交流,所以钱阿姨在唱歌的过程中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歌友”。

不久前,一名自称是“军官”的歌友向钱阿姨发出了邀请,两人不仅一起唱歌,还常常谈心。钱阿姨发现,对方不仅与自己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很善解人意。短短几周,二人虽未见面,钱阿姨却已把对方当成值得信任的知己好友。

在一次聊天的过程中,“军官”称“有可靠渠道能一起赚大钱”,并向钱阿姨发来一个投资链接,“我先帮你管理账号,赚点辛苦钱。”钱阿姨的犹豫被对方的三言两语化解了,并准备按照“军官”的提示进行转账、汇款操作。所幸,在操作过程中,钱阿姨的家人发现了异常,在劝阻无果后立刻向社区民警寻求帮助,这才在最后关头拆穿了骗子的“套路”。

 

 

假头像、假身份,花式借钱

 

钱阿姨在最后关口被劝阻,钱财未蒙受损失。不过,有的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今年上半年,50多岁的李阿姨在“全民K歌”平台认识了“歌友”陈某,据其资料显示,陈某今年47岁,喜欢唱歌、钓鱼、散步。李阿姨被长相帅气儒雅的陈某所吸引,通过聊天,更是发现二人兴趣爱好相似。于是,两个互加了微信好友,并常在微信中聊天交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陈某以需要托运费、钱包丢失、母亲生病、拖欠工人工资、聘请律师等为由,多次骗取李阿姨的钱财,总计十几万元。

李阿姨发觉不对劲后,将此事告诉了其儿子、儿媳。更可怕的是,当儿子儿媳在“全民K歌”平台搜集证据资料时却发现,与“陈某”有相同头像的用户就有七八个,李阿姨的儿子说道:“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他本人的身份信息很有可能都是伪造的。”由于陈某已“消失”,其身份信息也是假的,钱款无法追回。李阿姨只得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

 

 

陌生人“提钱”可能有诈

 

审理此类案件的法官表示,网络各种交友平台形形色色,以交友为手段实施诈骗的也很多,网络交友时应仔细甄别,增强自我保护和反诈意识。“不要轻易相信一些人的花言巧语,尤其涉及钱财、个人信息等敏感事项,应谨慎作出决定,不给任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一旦网络交友过程中遇到特别殷勤的陌生人,需提高警惕,当对方提到钱,如“一起投资赚钱”“买股票”“资金周转”“生活困难”等要求时,基本可以确定为诈骗。

相关律师表示,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的可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链 接

 

96110,接!反诈APP,用!朋友间,提醒!

 

今年4月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据统计,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090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全国已批准逮捕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一审判决案件16454523人,二审判决案件3241175人,全国共追赃挽损308亿余元。

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黄奕警官表示,近来,涉老诈骗案件中,投资理财、情感交流、养生保健、冒名顶替等较为频发,随着反诈宣传的推广和传播,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对诈骗套路的认知甄别也有所提高。不过,老年群体仍是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黄奕警官特别提到,“唱吧”“全民K歌”平台内的“歌友”诈骗已成为最近涉老诈骗的“新关键词”。此外,“用老人手机操作休闲、娱乐、游戏等软件被骗的小朋友,也常常让老人的财产受到损失”。这种“小朋友受骗、老人受伤”的案件较为隐秘,账户余额减少,老人甚至都难以察觉。

对此,黄奕警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96110的来电一定要接听。“这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不接听可能会错失挽回损失的机会。”此外,“反诈APP真的很管用。”黄奕警官还提出,老年人之间应该相互提醒,老年朋友之间的信任度很高、传播面很广,一些反诈宣传和诈骗案例,老人随手的转发和随口的转述,可能比其他的传播途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