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火了!到底香不香?

2022-09-20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中秋佳节刚过去,国庆、重阳双节又将来临。前几日,为了筹备国庆节的朋友聚会,市民廖女士便来到家附近的超市采购。在廖女士的购物车内,预制菜占了很大比重。“我不大会烧菜,又不想在外面的餐厅吃。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最方便的就是预制菜了。”最近,预制菜销售火爆,行情一路看涨。不过,也有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营养和健康提出质疑。那么,预制菜到底香不香呢?

 

 

16倍、50%,预制菜火爆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CA),所谓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在今年年初天猫公布的十大新年货数据中,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6倍。京东大数据则显示,自1月以来,12人小包装半成品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今年中秋,预制菜的热度再度暴涨,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大商都引进了大量的预制菜品。据美团买菜数据显示,相比于年初,中秋节菜肴类商品销量环比增长50%。据统计,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截至20227月,全国预制菜企业累计注册超14万家。

 

 

丰富餐桌,省时省心省力

 

那么,是谁在买预制菜呢?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往中秋节,她都会提前购买很多食材,团圆饭要从早上忙到晚上,才能满足一家8口人就餐。今年,为了“解放双手”,张女士听从朋友的建议,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批预制菜,“正好商家搞活动,比较划算。”清溜鱼片、黑椒牛柳、宫保鸡丁、孜然羊肉粒、佛跳墙、如意小炒、血糯米八宝饭,7道预制菜再加上自己烧的鸡汤、白灼虾等,张女士只花了2个小时就轻松完成了。“真的做到了省时省心还省力气,口味也不差。国庆节,我准备继续买预制菜丰富餐桌。”

在疫情防控常态条件下,市民项先生习惯了在家囤放一些预制菜。因经常购买某品牌的预制菜,项先生甚至还购买了该品牌的股票。“我感觉这个牌子的预制菜口味不错,跟我在饭馆吃的差不多。现在因为疫情,大家都不愿意出去吃饭了,都是尽量在家烧。预制菜可能会是将来的一个趋势吧!”

 

 

线上、线下平台上架开卖

 

节假日前夕,各大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纷纷开始上架售卖预制菜及其礼盒。在桂林路的沃尔玛超市内,专门设置了“预制菜”专柜。专柜内川辣牛杂萝卜煲、香辣红油海鲈鱼、番茄牛腩煲、椰子鸡、香辣风味烤鱼等预制菜产品摆放整齐,“这一类菜一般家庭不大会做的,想吃只能去饭店。如果价格合理,我们也会考虑买回家尝试一下。”正在超市采购的陈阿姨说道。

吴中路的永辉超市也有不少预制菜品种,其中以麻辣小龙虾、十三香虾尾等为主打产品。一款700克装的蒜香小龙虾售价39.8元,相比街头巷尾动辄百余元的小龙虾,此款小龙虾预制菜的售价确实划算不少。“这个虽然不是新鲜的小龙虾,但价格实惠,加热一下就能吃了,很多年轻人买了当夜宵的。家里请客的话,也是一道菜。”永辉超市工作人员说道。

据了解,目前,在电商平台上架的预制菜菜品超5000种。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湘西外婆菜月销量逾5万单,而月销数千单的预制菜及其礼盒比比皆是。部分商家打着“限购”“专供外卖商家”“0元免费试吃”的噱头大力宣传,不少商家还专门为预制菜消费者设计了家宴菜谱和直播间试吃。

 

 

 

■疑 问

 

口味、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

 

不过,预制菜产业虽增长迅猛,可在消费者看来,整个行业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改进的问题前三位分别是: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61.8%),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47.8%),预制菜向种类多样化发展(47.2%)。

其实,不少购买过预制菜的消费者都对预制菜的配料及其营养成分产生过疑问。仔细观察预制菜的配料表便不难发现,很多预制菜的含“钠”量惊人,有的甚至达到每100克食物中含钠1000毫克以上。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一般食盐中钠含量约40%,也就是说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000毫克。而在某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一款聪厨预制菜“湘西外婆菜”,每100克中钠含量达到1250毫克。某超市售卖的一款预制菜“番茄牛腩煲”,每100克中钠含量为830毫克。照此计算,如果一日三餐均食用预制菜,摄入钠量或许早已超标。实际上,不仅仅是食盐,在糖、油等含量上,很多预制菜也过高。

预制菜一方面经过高温加热的时间比较长,维生素损失会多一些,另一方面也往往普遍存在油盐过多、蔬菜配料过少等问题。很多菜以浓郁的调料汁来吸引消费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认为,如果在食用预制菜时有顾虑,可考虑将预制菜配合其他食物一起吃。比如“如果即食菜油太大、盐太多,可以搭配少油少盐或不放油盐的蔬菜;还可以用饼皮或馒头片包一些咸味重的肉丝、肉片,加上原味的蔬菜,等等。”

对于整个预制菜行业,有业内人士提出,其存在无序发展、龙头企业和规模化企业少、自动化程度低、消费理念冲突等问题。此外,预制菜还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违规制售风险多,预制菜发展过热,许多小餐饮、小作坊也加入预制菜的制售,存在制作过程卫生条件差、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