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公园”里惬意多 健身休闲动起来

2022-07-26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图片1.jpg


树木郁郁葱葱,荷花荷叶莲莲,在暑气渐消的晚上到公园走一圈,是不是会感到身心放松、心旷神怡?近期,沪上已有不少公园根据区域疫情形势,调整了公园的开园闭园时间,有的延长到晚上八九点,有的提早到清晨五六点。其中,部分夜公园的回归,让市民们在炎炎夏日里找到了一片健身、散步、休憩的空间。

尽管公园开园时间延长,但并不意味着防疫要求降低,园方提醒说,市民游园、锻炼时仍须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同时眼下天气炎热,也要注意防暑降温。

 

 

夜色降临,市民“打卡”公园乘风凉

 

晚上7点多,夜色开始降临,静安公园外已是一片灯光璀璨,而公园则是闹中取静,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间蝉声不断,不少市民或坐在树荫下的木椅上乘凉,或在林间散步,不时有阵阵晚风吹来。“只要夜里有风,我基本天天都来。”家住常德路的李老伯说,这两天看到静安公园夜间开放,他经常来“报到”,“吃好晚饭感受一下自然风,比窝在空调间里舒服。

静安公园工作人员表示,结合区域疫情形势,也响应周边居民呼声,公园现将闭园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园方会在夜间加强巡逻,考虑到游园人群多为周边居民,老人较多,公园24小时开放冷热饮用水,服务中心配备防暑药品,以方便游客。

在世纪公园,晚上8点不到主干道上已是人流攒动,亲水观景位置最为“抢手”。或是带着孩子的一家三口,或是悠闲散步的三五好友,不少市民或坐或站,乘着凉,吹着风。“公园延长开放时间,真是太好了,这两天经常会来夜跑。”家住花木路的张先生说。

记者留意到,园内的部分餐饮设施也在双休日晚间延长开放,一些市民坐在咖啡馆内,喝着咖啡,欣赏夜色。

据介绍,从715日起,闵行区有四十多家公园在本市率先恢复原先开放时间,除部分开放式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外,其余如闵行文化公园、古美公园、吴泾公园等大多公园都在早上5点开园,晚上9点闭园。从725日起,杨浦区调整黄兴公园开放时间为6点到18点,调整杨浦公园、惠民公园、平凉公园等十多家区属公园的开放时间从6点到20点。

中山公园从7月下旬开始,将闭园时间延长到了晚上7点,傍晚时分,公园里不时能见到正在散步的市民。和中山公园3号门一路之隔的苏州河健身步道华政段也已恢复了开放,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晚845以后只出不进。当天色渐渐暗下来,赏景拍照的,乘风纳凉的,奔跑而过的,让这段长900余米的滨河岸线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天然氧吧”恢复早练开放时间

 

“夜公园”渐渐打开的同时,不少公园也调整了开园时间,将开园时间“恢复”到早晨5点、6点,以方便周边早锻炼的市民。

早上5点多,军工路上的共青森林公园西门口,已有不少市民开始入园,打开随申码,通过数字哨兵,秩序井然。家住市光路的杨阿姨穿着一身中装,拎着装有水杯、小毛巾的环保袋,开始了一天的锻炼。“现在公园提早开门了,我就早点过来打拳,早上风凉点。”杨阿姨说,她和几位“拳友”都喜欢森林公园的香樟广场练拳,树木高大树荫多,早上一套拳练下来,出一身汗,感觉神清气爽。现场,能看到一些市民正在打拳,也有的在舞剑,一旁的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健步走。

共青森林公园西门工作人员叶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一直有市民前来询问,希望公园能恢复原先的开园时间,结合近期区域的疫情形势,这些天公园将开园时间恢复到早上5点。“每天一开门就有不少市民进来锻炼身体了,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叶女士表示,6点前,每天入园两三百人,8点前更是早锻炼的高峰,入园人数达到两三千人,“下一步,我们会根据疫情情况来调整公园何时恢复晚间的开放。”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醒

 

开园时间延长  防疫要求不降

 

绿化部门提醒市民,开园时间延长,并不意味着防疫要求降低,市民前来游园、锻炼时,须自觉规范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入园时须扫描公园入口处“数字哨兵”或场所码,须持绿码且持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市民若无智能手机,请携带身份证及离线随申码。

疫情防控期间,公园会实行限流,当园内人数达到瞬时游客量最高值时,将暂停游客入园。同时,目前公园内禁止开展广场舞、交谊舞、大合唱、健身操、打牌、下棋等聚集性活动,请市民游园时听从公园管理人员、志愿者的劝导。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沪上城市公园已开放了九成多,已恢复开园的公园大多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6点。而且,公园开放时间会根据防疫需求做出调整,市民前往时可关注公园公众号或致电园方,及时了解开闭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