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人民广场馆舍将迎闭馆大修

暂别前,开启“盛世芳华”

2022-03-12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3.jpg

  在3月9日开幕的“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上,馆方表示,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开放已进入倒计时,人民广场馆舍将迎来建馆后的首次闭馆大修,因而“盛世芳华”将是暂别前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一次深情对视 。

  记者发稿前获悉,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上海博物馆于3月10日下午3点起实行临时闭馆,恢复开馆时间将另行通告,市民可关注其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信息。同时,市民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云观展“先睹为快”。

  

  

  

  先来云观展  展品来自捐赠件件珍品

  

  

  由于临时闭馆,观众暂时无法进入现场观摩展览,但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先行云观展。据介绍,本次展览汇聚195件/组受赠文物,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展出的受赠文物包括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小臣单觯、文彭“七十二峰深处”牙章、吴王夫差盉和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等。

  其中,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无缭乱之感,其用笔似不经意,却有闲和萧散之韵。此卷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经卷文字,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等人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清安岐和曹溶等人收藏 。

  小臣单觯的腹内底有铭四行22字,记载成王平灭武庚叛乱,王师驻扎在成师,周公赏赐小臣单贝十朋,因兹铸作此器。文彭“七十二峰深处”牙章为明代篆刻家文彭所篆。印面文字布白匀整,线条细挺圆润,典雅大方,是文彭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人篆刻史上的名品。吴王夫差在位仅二十三年,目前所见存世遗物多为兵器(剑、矛)和鉴等,以往此盉未见流传,弥足珍贵。盉的盖面与器腹纹饰满布不分首尾极其细密小龙交缠构成的蟠螭纹,与镂空的提梁相互辉映,形成了华丽缜密的视觉效果和精湛的铸铜工艺。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是沈周五十四岁时所作,此画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既是一件孤品,也是一件奇品,堪称绝无仅有。

  

  

  

  东馆开馆在即  老馆将迎大修

  

  

  上博方面表示,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无数捐赠者的义举和厚爱不可相分。除常设展外,此次,“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的第33个受赠文物展。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一般文物5.5万余件,捐赠品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至今,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者人数超过了 800位,集体捐赠超过120家,接受捐赠的文物批次更是多达1200多次。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 ,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开放已进入倒计时 ,人民广场馆舍将迎来建馆后的首次闭馆大修 ,因而“盛世芳华”所带来的,也是暂别前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一次深情对视 ,一番殷殷心语。今后在东馆和完成大修的人民广场馆,各类捐赠的展陈仍将继续。

  待重新开馆后,“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将持续至9月4日,其中书画展品将分为上下半场,换展信息以官方平台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