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年多,完成近40年来的最大修缮

500岁古猗园焕新开放

2022-01-29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1.jpg

3.jpg

  23幢历史建筑,100多个泥塑,白鹤亭、缺角亭、绘月、不系舟……在虎年春节前夕,500岁的古猗园完成了近40年来的最大规模修缮工程,整座园林从内到外修旧如旧,得以焕新,目前已向市民游客开放。

  

  

  

  500岁古典园林完成修缮

  

  

  对于不少上海人来说 ,到古猗园兜兜逛逛,在公园旁的店里吃吃小笼,再去不远的南翔老街走走,是南翔游的一种“标配”。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的古猗园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经典园林 ,它和豫园、秋霞圃、醉白池、曲水园,同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这座历史园林原名“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整整500岁了。

  在约8.7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内,古猗园内有着花香仙苑、曲溪鹤影、幽篁烟月等经典景点,还有逸野堂、戏鹅池、青清园、南翔壁等必逛景点,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美景。

  经过此次修缮,古猗园看上去是否会发生很大变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修缮后的古猗园处处透着精雕细琢的匠心 ,小瓦筒瓦铺设的屋面,镂空花色的屋脊,还有亭台楼阁、斗拱、飞檐翘角以及精美的雕刻装饰,修复如旧,更显得古朴素雅。“修复后更加漂亮了,比以前更让人感受到古典的气息。”“建筑很有特色,是多种多样的。”采访中,在园中游览的市民纷纷点赞说。

  

  

  

  非遗技艺再现百年前的工艺

  

  

  2020年10月,古猗园开启了近40年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性修缮。工程共分四期进行,涉及23幢建筑,其中10幢是明清历史核心保护建筑,每一幢都制定了不同的针对性方案。

  据园方介绍,逸野堂、南厅、梅花厅等进行屋面整体翻修 ,增设防水层消除渗水隐患 ;浮筠阁重点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 ,确保安全;南厅、微音阁等则将空间格局进行了整合优化。

  不仅如此,修缮涉及到了多种传统手工艺,比如鸢飞鱼跃轩、白鹤亭、鹤寿轩等的屋面泥塑,由于年久失修、破损缺失,亟需修复,修复人选非“老法师”不可。为此,园方特邀苏州传统泥塑非遗传承人,以植物和动物为主题,以钢筋铁丝为骨架,采用传统的纸筋灰塑形,再用白灰浆加墨汁调色。修缮团队此次共修复了100多个泥塑,通过重塑非遗泥塑,再次展现百年前的巧思精工。

  

  

  

  针对不同建筑定制化修缮

  

  

  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其余13幢建筑,在与古典园林风貌协调的原则下,根据每栋建筑现状制定针对性修缮方案 。

  为避免把建筑修得过新过艳,建筑的用色也十分考究。缺角亭宝顶和翘角拳头 、不系舟二层的花窗、浮筠阁的门洞踢脚、梅花厅山墙的窗格,都进行了做旧处理,颜色古朴修旧如旧。

  修复柱子时采用了广漆材料,这是一种由桐油和生漆熬制而成的传统油漆材料 ,工序考究繁复,修复一根柱子约有12道工序。广漆刚涂完后颜色偏深,待一两个月后才会返出真正的颜色,目前使用广漆修复的建筑正在逐渐“变色”中。

  此次是古猗园近40年来的最大规模修缮工程。上一次大修要追溯到1979年,当时对逸野堂进行了复建,建筑整体仿造明清风格,保留了古典园林建筑的风貌和特色。

  为迎接虎年春节,古猗园为古建筑搭配了景石小品 、竹篱假山和缤纷的花卉,以照壁、白墙黛瓦、幽静曲水为背景,以绚烂多彩的景色迎接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