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老党员孙东娣

人间有爱暖意在  花开未老情愈浓

2022-01-15    作者:施轩

  

  有人叫她“开心果”,她阳光开朗,幽默乐观,为社区的老人们排忧解难,带去欢声笑语。有人称她“正能量阿姨”,她的手机被高龄老人戏称为“热线电话”,24小时“信号畅通”,随叫随到。

  73周岁的老党员孙东娣风风火火,快快乐乐地与她领衔的“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们,忙碌在虹口区嘉兴街道居民区、市民驿站等为老服务的第一线,成为社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永不退伍的老兵

  

  

  每天凌晨5点钟,孙东娣早早就起床了。“这是我以前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她笑着说。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一答复手机里发来早上问候的老人们 。

  尽管自己也是一名独居老人,孙东娣的生活却一点也不寂寞。作为嘉兴路街道“老伙伴”志愿项目的一名志愿者,近几年来,孙东娣与小区里的六七位老人结对,把他们都当做自己的家人,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她每天将“行程”安排得紧张又充实。

  与老人们在手机里寒暄过后,孙东娣就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为她的结对对象们煲汤。有时是香浓的罗宋汤,有时是清甜的绿豆汤,有时是营养丰富的养生汤……煲好汤之后,她端着爱心浓汤,逐一到结对老伙伴家中看望他们。寒冬酷暑,年复一年,孙东娣乐此不疲。

  “作为老伙伴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我在参与老伙伴计划的过程中帮助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趁着自己还年轻身体还不错,当一名志愿者帮助到他人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老伙伴计划,让独居老人不再孤独。”孙东娣说。

  

  

  

  千金难换的好邻居

  

  

  孙东娣结对老人中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较多,但孙东娣照顾老人自有一套办法。她为他们送菜配药,当发现老人家门没人应时就主动与老人的子女联系,第一时间确认老人平安 。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林伯母和老伴两人住一起。孙东娣每天都会到她家拜访一次,为避免老人听到门铃声受惊,她每次都会贴心地在门口轻声呼唤:“林伯伯”,一听到她的声音,林伯伯马上手拿两只拖鞋像亲人一般迎接她的到来。一次得知林伯母摔倒,孙东娣连忙赶去,从地上搀扶起老人,当时老人的秽物都流在了腿上,她毫不嫌弃,轻轻褪下老人的衣裤并帮老人擦洗,轻声细语安慰老人,不料林伯母突然情绪失控,竟抽起毛巾打向孙阿姨,指甲划破了她的皮肤,孙阿姨却不急不躁,反倒放慢语气安抚,“认识我吗?”温柔的声音似乎唤醒了老人,她睁大眼睛,脱口说道:“救命恩人!”

  独居的刘阿婆最近有了新烦恼,她在医院配的两盒药,其中一盒竟是空的。为了这件事她一晚没睡踏实,想去医院讨个说法。孙阿姨听说了刘阿婆的烦恼,心想,大医院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空盒药”的情况,一定是刘阿婆随手一放想不起来了。孙东娣安慰刘阿婆:“你好好睡觉,如果明天还没找到,一早我就陪你去找医生。”果不其然,第二天孙阿婆在隔壁房间找到了被自己随手摆放的药 。

  74岁的独居老人徐阿婆也是孙东娣结对的对象。有一次,老人突发急病,生活不能自理,而女儿在外工作,无法赶回来照顾。孙东娣得知情况后,主动搬到老人家中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在孙东娣日夜守候贴身照顾下,徐阿婆逐步康复了。后来,孙东娣还坚持去徐阿婆家关心慰问,给徐阿婆按摩,陪她聊天解闷。如今,徐阿婆家请了住家保姆。找保姆、换保姆自然也成了孙东娣的“分内事儿”,每换一个保姆,她都主动带保姆去菜场认认路,叮嘱保姆照顾老人的注意事项。提到孙东娣,徐阿婆的儿女总是充满感激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推出这么好的结对计划,有孙阿姨这么热心的人来全身心地帮助我们照顾母亲 。”

  

  

  

  “全天候”的志愿者

  

  

  作为市民驿站编外工作人员,孙东娣也给市民驿站老人带来许多的欢乐和温暖。

  为丰富市民驿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孙东娣想了很多方法。爱好文艺的她照着改编了歌词的老歌,从节目的精心创排到每个动作的要领传授 。由高龄老人组成的业余表演队伍在各类社区比赛中频频出彩,老人们找到了发挥余热的爱好,生活越过越有劲,精神越来越年轻。

  每天,孙东娣都要协助体检老师帮老人量血压,用自己的手机放新闻给老人听,为调动老人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活跃老人思维,她会有意“考一考”老人,请大家每人说一句记住的新闻。吃完水果,她还会“乘机”教老人垃圾分类。晚上回到家,她还挂念老人,通过微信、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甚至在梦里也能“见到老人”……

  市民驿站大门口的台阶略高,轮椅很难推上去,孙东娣担心下雨天湿滑,晚上梦见老人的轮椅翻车了。她惊魂未定,向街道相关负责人反映了这一问题。安全隐患消除了,老人的出行路放心了,她的心里这才踏实了。

  其实,孙东娣自己也身患糖尿病、关节炎、供血不足等多种慢性病,但她仍不愿放下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寒冬酷暑地忙碌着。她的爱人生前因病瘫痪,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得到了社区的关心,因此,她想将这份“关怀”传递给更多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志愿者帮助了大家,明天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志愿者继续为社区做贡献。”孙东娣说道。在孙东娣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也自愿加入到“老伙伴计划”的队伍中来,他们全年无休地热心于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成为小区里高龄老人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据悉,目前嘉兴街道有近300名老伙伴志愿者与近2000位高龄老人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