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来通知,这个月10号左右,要求搬离!”近日,让沪上淘书人一直牵挂着的复旦旧书店传出消息,本月10日左右,书店即将关门谢客。
这些天,得知消息的众多市民赶到旧书店,淘书买书的同时,都急切地询问书店会搬到哪里,“希望不要关门”“开到哪里,我们会跟到哪里”,书友们纷纷表达了心中的期盼。
20多年的老店真的要关了
12月7日,记者来到政肃路上的复旦旧书店,看到与书店一墙之隔的国顺路一侧,多家沿街小店都已经关闭,格外冷清。
尽管是工作日下午,但书店里依然挤着不少前来淘书的市民,而在上周末,赶在闭店前来淘书的书友们更是将六十多平方米的书店挤得“水泄不通”,买单时,大家都会询问店主张强一声 ,“书店会搬到哪里去?”
“前几天有关方面来通知,这个月10日左右,要求搬离。”店主张强说,由于周边地区要进行整体业态调整,之前已经多次通知搬离。而张强也在前几个月的“缓冲”时间内,在周边寻找“落脚点”,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这些天被下了最后的“逐客令”,张强心里急得不得了,“要关的话,也没办法,闭店后,打算先在旧书网上卖书,然后再想办法,找出路。”张强不无感慨地说,二十多年了,这家旧书店“背靠”高校,感受着浓郁的学术氛围,而周边读者群的根基已经扎下,如果异地再开,势必会遇到生存危机,“因为阅读的氛围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高校老师帮忙找“落脚点”
“这里地方虽然不大,但有5万多册书,文史、哲学、社科类为主,最早有清朝的线装本 ,最晚是几年前出版的‘新书’。”张强说,从摆旧书摊,到经营这个旧书店,自己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在开店的过程中,他经历过实体书店的闭店潮,屡次遭遇经营危机,但都挺了过来,这次即将闭店谢客,让年已不惑的张强心里五味杂陈,很是不舍。
同样不舍的,还有前来淘书的书友们。“在这里淘书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从考研到做老师,一直到这里买书,快有20年了吧,至少买过3000多册书了。”在复旦大学任教的何老师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他几乎每天会来看书,有时很忙,但也会隔三差五过来买书,“像这种规模的旧书店,还有这样爱书、懂书、有情怀的店主,现在已经寥寥无几了。”
从何老师口中,记者得知,在得知旧书店要关闭的消息后,复旦不少老师都在帮忙想办法 。
在发稿前,事情有了新的契机。“老师们很热心,帮忙联络了马路另一侧的一家长期空置的超市,产权清晰,如果谈得下来,可能就能找到新的落脚地了 。”张强说,如果能租到这家临街的空置超市,那是目前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即便是短期内不盈利,我也会坚持做下去,因为和读者一样,我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