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家住虹口提篮桥地区的市民来说,霍山路上的“卞阿姨奶茶”店可谓家喻户晓。店主卞根琴在此亲手制作奶茶,其中的血糯米奶茶系列产品最受欢迎 ,很多市民一喝就是三十年 。但是,今年7月,该店因所属地块动迁而关张 ,这令很多爱喝卞阿姨奶茶的市民有些遗憾。
不过,就在几天前,五角场的一家商场里,65岁卞根琴的新店低调地开张了 。招牌奶茶的浓香飘散在空气中 ,“粉丝们”也寻味而来。
熟悉的老味道回来了
11月16日下午,在五角场合生汇商场一楼,“卞阿姨X山海手作”柜台前人头攒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除了逛街时偶然到来的顾客,有20多位“老粉丝”专程赶来,与老朋友卞阿姨叙叙旧、捧捧场。
在附近上班的张女士自称是卞阿姨老店的老顾客了,她直接点了杯“招牌血糯米奶茶”。卞阿姨一边与张女士打招呼,一边将手中的奶茶摇了两下。“阿姨很大方,这里面的血糯米羹占了一半以上。这样摇几下,口感更好。”张女士说,还是那个“老味道”,“第一口味道并不惊艳,因为没有添加剂,但喝上一会儿,味道就出来了。”
据店员介绍,如今这家联名店也由卞阿姨亲自坐镇,既卖原来的招牌奶茶,也增加了一些水果类的新饮料 。
歇业后一度得“心病”
谈及开新店的原因,卞根琴表示,老店关张当晚,顾客们依依不舍,排队至将近半夜12点,此情此景令她十分感动 。
“1992年,我面临下岗,于是在家门口用流动车摆小摊,卖水果羹和血糯米。居民们开始晓得霍山路上有个 ‘卞阿姨’”。她将往事娓娓道来,大约1994年时,奶茶开始在上海街头出现,自己也学着做。因为用料实在,口味新鲜,“卞阿姨”渐渐做出了口碑。此后,她从“马路游击队队员”变成了霍山路上的实体店店主。由于此前的工作与粮油有关,她对粮食的品种特色、产地特征以及营养价值烂熟于心。因此,做奶茶后,卞阿姨将自己烧制的血糯米等食材和奶茶“合二为一”,成了自家的招牌产品。她还将芝麻、蜜枣、桂花银耳和圆子等食材加进奶茶,同样颇受欢迎。
“为了保证口感和制作时长,我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开始熬煮食材和茶汤 ,一天也没偷过懒”,卞根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很多顾客的肯定,她的店往往一天能卖五六百杯,“回头客”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顾客从小学生变成了大学生 ,从大学生喝到了中年人,其中不少人在搬家后,依旧过来买奶茶喝,“他们和我的关系已经像亲人一样。”
“关店当夜,很多顾客劝我在别处继续开店,给我打气。半个多月后,我整天头晕,医生说我得了心病。我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奶茶,更离不开顾客,于是决定复出”,卞根琴如是说。
传承“态度”期待重回虹口
新店开业后,卞根琴每天都往返于杨浦新店和位于崇明的住处,每天的车程超过3个小时,“我经常将近10点到家,马上睡觉,第二天8点前又要出门了。为的是赶在10点前制作奶茶的配料,12点开卖。”
除了亲手制作和售卖奶茶外,卞根琴还致力于传承自己的工作态度,“跟随我超过15年的徒弟也在新店,我还收了一个小青年为新徒弟,比起传授制作奶茶的流程和经验,我更希望支撑自己长期苦干的那份精神以后不要中断 。”
谈及未来,她说道:“只要身体吃得消,我会一直干下去,干到75岁、85岁也没问题。”
采访中,她还透露,在保留这家新店的同时,她还计划明年回虹口再开一家店,“毕竟虹口有我最熟悉的氛围,很多老顾客也盼望在那里和我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