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年代,邂逅城市烟火气

2021-07-17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1.jpg

2.jpg

  “乘13路一道去曹家渡口伐?”“这不是小辰光吃的明珠牌 鱼干片吗?”“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里,姚周二位大师正在说独角戏呀!”近日,在新开业的北外滩来福士商场地下二层,人声鼎沸的“上海弄堂”里,挤满了前来怀旧的市民,老字号和传统美食、一件件老物件、被还原的弄堂生活场景,让忙着拍照的市民直呼:城市烟火气回来了!

  

  

  

吃吃逛逛,“穿越”到30年前

  

  

  前两天,记者从地铁十二号线提篮桥站出站,跟随人流进入到商场。在宽敞的大厅一隅,一眼就看到了一路长队 。“今天是工作日,人还少些,上午一开门就开始排长队,双休日要排队30分钟以上,有时队伍都排到地铁口。”入口处,一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最近,商场一开门就会启动相应措施,对进入到城市集市的客流进行秩序管理和限流 。

  排队步入“城市集市”,时光仿佛一下子穿梭到了 30年前。红色漆面的木质二层阁,窗外的晾衣竿上晒着“万国旗”,屋檐底下吊着咸鸡腊肉,墙边停着“二八杠”;简易水斗里放着搓衣板,旁边放着印花热水瓶,底下是一把被坐得锃光瓦亮的小竹椅;街边路口,蓝白相间的“东大名路”路牌下坐着卖白兰花的“阿婆”,弄堂口转角是卖茶叶蛋的“阿婆”,身上的围裙上印着“上海华丰毛纺厂”字样;书报摊位里,木板上放着琳琅满目的报刊杂志,报摊“老板”悠然地在看杂志,脚边是几箱绿色玻璃瓶的瓶装啤酒,不远处,水泥方台上,四块砖头在中间充当拦网,大人孩子就这样各站一边,打起了乒乓球……

  顺着人流一路往里走,闪烁的霓虹灯下,小绍兴三黄鸡、大壶春生煎、鲜得来排骨年糕等老字号一家挨着一家,还有“提篮桥老摊头葱油饼一号 ”“郑阿姨特色馄饨”等特色网红,每个摊位前都是人头攒动 。

  

  

  

当年烟火气,市民蜂拥打卡怀旧

  

  

  家住杨浦区的张女士买了两杯老式赤豆刨冰,和妈妈两人拿着勺子开心地戳着刨冰。“这种老式刨冰好多年没看到了,小辰光逛南京路,妈妈买给我吃过。”90后张女士笑着说,她在集市上还看到好多小时候的零食,像跳跳糖、口哨糖,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特意带着父母前来打卡的朱先生是一位80后,小时候他和父母就住在虹口区,几年前拆迁后,全家搬到了浦东。“老早住在弄堂里,生活条件没现在好,但很有烟火气,特别是和小伙伴一道打弹珠、打兵乓,就算是天热,玩得汗哒哒滴,照样老开心额!”

  “现在老多老马路、老房子都拆迁了,城市面貌在更新换代,但烟火味道也少了,到这里来吃吃逛逛的同时,主要是来怀旧的。”采访中,多位上了年纪的市民不无感慨地说道 。

  据了解,市民在集市现场看到的物件,约三分之二是原汁原味的老物件,大到房屋的门、窗,小到室内的家具摆设,多为主创团队人员自己收集,或是在周边地区动拆迁时保留下来的,部分难以还原的物件如路灯、路牌、公交站牌等则进行了做旧仿制。同时,还在场景中设置了人物蜡像,如卖白兰花“阿婆”、卖茶叶蛋“阿婆”、报摊“老板”等,人物穿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现场能听到电影《股疯》里的上海话对白,也能听到“小虎队”“草蜢组合”当年的流行曲,各种沉浸式的布置陈设,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重温曾经的岁月,感受久违的市井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