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数字化生活-智慧养老体验馆”正式启用

数字生活,一馆可享

2021-06-29    作者:本报记者 吴汝琴

  

  昨天上午,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数字化生活-智慧养老体验馆”正式启用了。“体验馆”由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华丽转身而来,吸引了辖区内不少老年人前来打卡、体验。今年以来,新华路街道通过打造一个数据平台、一个管理枢纽、一个服务链接、“一键通”智能设备和一套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智慧养老内涵。

  

  

  

体验12种智慧养老场景

  

  

  一大早,贺阿姨就来到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二楼的康乐驿站,在社工的带领下玩起虚拟时钟的游戏。“我的左右手就相当于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我摆什么动作,电视屏幕上就会出现几点钟,操作简单又有趣。”贺阿姨早就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介绍起新添置的智能设备也如数家珍,“智能手套、生物电手掌仪、健康管理一体机、自动身高体重仪,现在驿站里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都有,既健脑又能锻炼身体。只要在街道的微信小程序上预约一下,就能过来体验了。”

  在四楼的街道长者照护之家里,护理员龚先芝正向居民演示着卧床老人护理房间内的语音呼叫系统。只要说一句“小薇小薇,我回来了”,房间内的窗帘当即拉开,全屋的灯自动点亮;再说一句“小薇小薇,我想喝水”,龚先芝的手机上马上跳出“xx床呼叫饮水”的提示。龚先芝说,智能照护场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护理员的工作效率,也受到了老人的欢迎,“比如说老人准备上床睡觉了 ,以前需要呼叫护理员帮忙关下灯,现在老人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也能做到一些事,还挺开心的。”

  据悉,整整四层楼的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共设计了囊括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四大类十二个智慧养老场景,实现数字生活一馆可享。

  

  

  

一屏在手实现高效养老

  

  

  在新华路街道,智慧养老除了“线下”,还有“线上”。街道开发了智慧养老集成平台,实现了养老基础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监测数据等一口归集;依托大数据平台等资源,以PC端、微信端、一键通等为纽带,链接起24个养老顾问点和31名养老顾问,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辖区居民提供政策法规、养老服务、周边活动、市场链接等信息服务,还精准匹配老人实际需求,加强报警信息监测,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帮助老年人合理、高效、精准享受养老服务。

  “新华惠老通”微信小程序也已经正式上线了。助餐服务、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照护申请等都可以通过小程序申请,想要听文化讲座、做手工曲奇、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也都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预约。最受辖区内老人欢迎的是小程序内的长者公益积点管理,老人可以线上报名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比如时间银行、圆梦行动等,赚取社区公益币储存在小程序里,今后还能享受部分免费生活服务。

  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维表示,街道将进一步营造智慧场景,推动智慧应用,强化智慧体验,打造“人文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养老未来社区,让数字生活更好融入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