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袁隆平、屠呦呦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等红色地标……在吴惠隆老人的精心绘制下,175幅惟妙惟肖的“红色作品”跃然纸上。7月1日前夕,这些“红色作品”陆续在吴老伯所在居民区、工作过的社区、周边学校,通过不同形式,向居民们进行公益展示。
为革命者创作175幅画像
“画得非常逼真,让我们可以缅怀先烈,牢记使命!”“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接受一次革命教育,真的很有意义!”6月24日,在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程桥二村居委活动室里,展板上一张张革命者的画像,让前来学习参观的居委干部和居民们很受鼓舞 。
画作的作者是今年76岁的吴惠隆,也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年初开始着手创作这个宏大的题材。吴老伯思虑再三,选择从人物入手,这是擅长手绘漫画的他第一次尝试人物肖像画。
铅笔打底、水笔勾线、彩色铅笔或是蜡笔上色,在记者眼前的一张张A4纸上,不同人物肖像笔触细腻,神采飞扬。“其实在画前,我酝酿了很久,先研读他们的生平事迹,然后再根据他们的照片、画像,落笔绘画,每画一笔也很慎重。”吴惠隆说。
吴老伯坦言,这175幅作品中,有的是革命家、英雄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他对他们的生平事迹有所了解,画画时,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但有的人物,此前他并不熟悉,也是读了他们的事迹后,才产生了崇敬之情。有的人物有照片、有事迹,吴老伯在家中翻寻收藏的老报纸找线索 ,有的人物没有照片或是画像 ,老人便一次次地跑图书馆 、新华书店找查找相关资料,还买来相关书籍十多本,一本本研读。实在找不到资料,老人便发动儿子帮忙,让他在工作之余帮忙上网找资料。
“像时代楷模朱彦夫,参加战争时失去手脚和左眼 ,但依然挺身而出,带着村民脱贫,还办了学校、图书馆,真的很了不起!还有抚养了28名孤儿的‘草原母亲’都贵玛,一生都在奉献他人。”吴老伯说,画画的时候,他脑海里会浮现起人物的事迹 ,“所谓我手画我心”。
将“红色精神”传递到社区
吴惠隆从小喜欢画画 ,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也没有师傅“带进门”,但做事认真踏实的他,勤于自学和练习,才有了如今的画技。
退休至今,吴惠隆自创漫画有4000多幅、自编顺口溜4000多首,其主题紧扣社会热点,紧跟时代“脚步”,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博会、进博会、垃圾分类、清洁上海、平安上海等,以及最近的防疫抗疫、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每次,吴老伯都在第一时间完成画作 。他的手绘画和顺口溜曾多次被社区张贴在小区中,大多数作品还被编撰成册,免费发放给居民们。
本次创作献礼建党 100周年的作品,他更为上心,因为心里惦记着创作,时常凌晨两三点就会起来画画。“速度快点的时候,一天可以画三幅,慢的话,能画一幅。”老伯说,由于自己的腰椎、颈椎都不大好,画累了,就不得不去躺一会儿。历时4个多月创作出的175幅“红色作品”与以前一样,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喜爱。
“我们一直关注着老人的创作动态,他这次的作品非常好!在七一前夕,向居民们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程桥二村居民李阿姨说。据介绍,吴老伯居住地所在的闵行区虹桥镇 、龙柏二村居委、周边学校,还有老人此前所居住、工作过的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程桥二村等,都将通过官方公众号、社区电子屏、展板展示等形式,将这些“红色作品”传递到了居民们的眼前 。
“没有这些革命者、时代楷模们的奋斗和付出,哪有我们老百姓如今的幸福生活 ,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忘记这份初心 。”吴惠隆感慨地说,他很欣慰自己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完成这些作品,也希望居民们喜欢他的作品,更好地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