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方案“定制化”,新天地区域道路“修旧如旧”

保留当年老物料,留存一段记忆 

2021-05-15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0.jpg

  沿街路面修缮“修旧如旧”,保留一段当年的路面老物料……近日,新天地区域市政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完工,经过“定制化”的修缮后,兴业路及其周边多条路段呈现出精细平整的面貌,同时和“一大会址”周边的历史风貌和底蕴相得益彰。

  

  

  

人行道铺设“三易其稿”

  

  

  经过几个月施工,新天地区域市政综合整治工程日前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路面加罩沥青混凝土。为了保护好新铺筑的人行道仿古砖,避免在摊铺沥青时粘到沥青混合料 ,市政施工方特地在人行道上铺设塑料纸 ,穿上“防护服”。

  如今“防护服”已经揭开面纱,经过仿古处理的灰色的道板石和米色的侧平石整齐美观 ,和石库门建筑风格相互呼应 。据黄浦区建管委相关人士介绍 ,此次新天地区域市政综合整治工程翻新了人行道2947平方米,整修车行道10842平方米,修缮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

  比如黄陂南路一侧的坡道 ,人行道路面铺设“三易其稿”。“当时设计时,第一种方案是原来怎么铺,那现在就怎么铺,即在人行道转角处道板与道板之间无法整块拼接的地方使用混凝土进行修平,但这样不仅和街沿的整体上不匹配,下雨天还容易打滑。”相关人员表示,经多次协商,大家决定加鹅卵石,防滑效果有了,但平整度和衔接度又不够完美。在“修旧如旧”的要求下,最终施工团队决定采取第三种也是难度最大的方式 ,让施工老师傅进行精细切割和无缝隙拼接,这样不仅美观,更是和区域整体风格统一。

  

  

  

老物料得以保留传承

  

  

  在兴业路黄陂南路路口 ,有一段长约50米的侧平石与周围道路有点不一样,色泽、大小、还有表面的光滑度,处处透着岁月的痕迹。“在进行重新铺设翻排的过程中,我们就注意到了这段侧平石的‘与众不同’,经多方了解,这些石料都是当年的老物料,目前也无法再找到相同材质的石料了。”黄浦区建管委人员表示,本着修旧如旧、保留传承的理念,施工时特地留下了一段,用以留存下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

  此外,原先在黄陂南路、马当路等路段的各类标志标牌杆 、信号灯杆等杆件,此次进行了合杆,147根减到了合杆后的51根,各种架空线也入了地,新设的黑色亚光多功能路灯杆上点缀着鲜花,分外“吸睛”。

  为了道路的整体美观 ,路面翻修过程中还让窨井盖“隐形”了,即井盖上方镂空,通过对人行道仿古砖因地制宜地切割 、镶嵌,让井盖“隐身”在了人行道板之间,不显眼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