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大厨掌勺   年夜饭,上桌!

2021-02-11    作者:本报记者 吴玮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阖家团聚的这顿年夜饭。疫情防控之下,今年的年夜饭,不少家庭选择合家团聚在家里,长辈当掌勺,小辈当帮手,在家里做的这顿团圆饭,等的是团圆,吃的是热闹。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窗户里不时飘来阵阵香气,传来清脆脆的炒菜声……灶台前的“大厨”们早已是一片忙碌,在一片热气腾腾中,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热腾腾的年夜饭,上桌咯!

  

  

  

  

  

荤素搭配,也要讨口彩

  

  

  “酱鸭、白斩鸡、熏鱼、拌海蜇、皮蛋肉松……”除夕前一天,在家住闵行区华漕镇的李阿姨家,厨房灶台上、冰箱里,已经预备下了年夜饭的各色冷盘。“年夜饭准备了6个冷盆、6到8道热炒,1个全家福砂锅,还有几道点心。”李阿姨说,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年夜饭,她和老伴依然聚到女儿女婿家 ,一家5口人一起吃年饭。

  除了传统的拿手菜,“掌勺人”李阿姨今年尝试了自制八宝饭,还第一次做了“烧麦”,“外孙女喜欢吃,点名要吃外婆做的烧麦。”李阿姨笑着说,烧麦里会放笋丁、肉丁、香菇丁、火腿丁、糯米等,保证孩子吃了欢喜。

  年夜饭的菜单里自然少不了“鸡鸭鱼肉”,而擅长烹饪的李阿姨也很注重年夜饭菜品的口彩。浓油赤酱的红烧鱼是拿手菜,简简单单又好吃,而且讨口彩——“年年有鱼”,“全家福”砂锅里有自制蛋饺、肉圆、鱼圆等,寓意着阖家欢乐、团团圆圆。当然,“大鱼大肉”的同时,李阿姨也表示会平衡好餐桌上的营养,会备些新鲜蔬菜,像水芹菜,豆芽菜等,当然蔬菜也要讨口彩 ,“因为豆芽菜又叫做如意菜呀!”

  在准备除夕“大餐”时,李阿姨也特意和老伴带着外孙女一起去第一食品商店 、光大会展中心农展会里采购年货。“孩子也很懂事,大包小包的,帮着一起拎。等吃好年夜饭,全家一道看春晚,我们给外孙女准备‘压岁钱’,女儿女婿也会给我们红包,心里交关开心!”说到这里,李阿姨的脸上满是笑意。

  李阿姨家的菜单:

  冷盘:拌海蜇、皮蛋肉松、白斩鸡、芥末杏鲍菇等

  热炒:炒虾仁、糖醋排骨、清蒸大黄鱼、水芹炒豆芽等

  点心:烧麦、八宝饭

  

  

  

  

两个人团圆,小份走起

  

  

  家住普陀区的吴佩丽阿姨年轻时在上海一家著名老字号饭店里工作 ,因为干活勤快、动作迅速,同事们都叫她“小麻利”。以前,每年娘家三十多口人齐聚一堂的年夜饭,都是她和同样在饭店工作的二嫂一手承包的:四喜烤麸、油爆虾、松鼠鳜鱼、毛蟹年糕、黄芽菜春卷、八宝饭……在吴阿姨的记忆里,大年除夕那一天,从早到晚都“忙得要飞起来了”。

  现在,吴阿姨退休了,三十多口人的年夜饭这些年来也慢慢变成了兄弟姐妹各个小家庭的团圆饭。但无论吃饭的人有多少 ,“年夜饭一定要烧好吃好”是吴阿姨一直坚持的信念。今年的年夜饭,吴阿姨早早就定好了菜单,鱼、虾、肉、蛋、蔬菜还有糯米粉等,已经塞满了冰箱和厨房 。

  “今年跟女儿两个人一起吃,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氛围一定要有。”虾去掉虾线、鸡爪拆掉骨头、海参泡发起来,两天前,吴阿姨就开始忙碌起这顿小而精致的团圆餐了 。

  女儿爱吃面食,春卷、炒面一定要有,按上海人过年惯例,饭也要烧一点留在锅里,咸肉菜饭就是最好的选择 ;吴阿姨爱吃大鱼大肉,那么栗子烧肉解馋又解腻、鸡腿肉炒杏鲍菇好吃不怕胖,还有酸酸甜甜的松鼠鳜鱼是她的拿手菜;另外,酸辣鸡爪、酱鸭膀、盐水花生……都是边看春晚边消遣的最佳“小零食”;最后再来一碗“发财汤”,一碟子南瓜饼。

  吴阿姨笑着说,为了响应“光盘行动”,很多菜都做成了小份 ,为此她还专门买好了“一人份”的小铁锅,采买熟食时也特意嘱咐店员“少称点”。至于汤圆、南瓜饼等自制点心,过年前她就做好了分发给亲朋好友 ,“虽然大年夜不再聚在一起 ,但祝福新年的心意仍然能够传递。我觉得这才是团圆饭的真正意义。”

  吴阿姨家的菜单:

  冷盘:四喜烤麸、酸辣鸡爪、酱鸭膀、盐水花生

  热炒:栗子烧肉、鸡腿肉炒杏鲍菇、酒香草头、海参发菜汤等

  点心:南瓜饼、春卷、咸肉菜饭

  

  

  

  

冰箱塞爆,开心最重要

  

  

  为了准备这桌年夜饭,一周前,家住宝山区罗店地区的印倍华阿姨和老伴陈老伯 ,就去家附近的菜场、批发市场开始采购。“现在准备过年的菜,都老方便额,蔬菜等到过年前一天再买都来得及。”打开印阿姨家的冰箱的冷冻柜,肉圆、鸡、鸭、带鱼、墨鱼、虾仁、鲜肉、咸肉、馄饨……每一格都填得满满当当。“过年了呀,当然要多准备点,像‘腌笃鲜’里的咸肉都是我们自己腌的,1月份去农家乐的时候,我们买了1000多块钱的土猪肉呢。”印阿姨开心地说着,大年夜,女儿女婿会带着6岁的小外孙女一起来吃年夜饭,还有老伴的妹妹妹夫,连他们老两口一共7个人一起吃年夜饭。

  那这桌年夜饭,由谁来掌勺呢?“我当主厨,老伴给我当下手。”印阿姨乐呵呵地说,春节前两天,她和老伴开始准备冷盘和热炒荤菜的各种食材,待洗净切配好,在大年夜下午开始烧菜,2个炒锅同时进行,还有蒸锅和高压锅也一起用,“看着整整一桌菜,其实做起来也就两个多钟头 ,快的呀!”

  每年,年夜饭的餐桌上的保留菜“炒墨鱼”是印阿姨的拿手菜,“将墨鱼洗干净切花刀,焯烫好,锅里面爆香姜蒜,放入墨鱼翻炒,放入盐和料酒,再加一点点的糖‘提提鲜’就可以了。”印阿姨说,家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吃这道菜。

  除了上海人传统的年夜饭菜品 ,印阿姨也根据家人的不同喜好和口味增加一些菜 ,“像外孙女最欢喜吃虾仁,老伴最欢喜吃肉圆,还有女儿女婿欢喜吃酒酿圆子 。”印阿姨说,总要做一些个人喜欢的菜和点心才好,大家吃了开心,才是真的过年呢!

  印阿姨家的菜单:

  冷盘:牛肉、干煎带鱼、白切猪肚、油爆虾等

  热炒:狮子头、炒虾仁、清蒸鳜鱼、腌笃鲜等

  点心:小笼包、酒酿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