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年人的就医难不只体现在预约挂号难上,看病时谁来排队缴费?候诊室谁来关注叫号?做检查时谁来签字?住院时谁来照顾?可现实情况是,由于工作原因,大部分子女都无法陪同父母就医。那么,子女是否应该享有陪护父母的假期呢?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陈泉建议,应推进本市“子女护理假”相关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20个省市出台了“子女护理假”相关的具体规定,但规定中对是否局限在独生子女范围、是否带薪、具体天数等内容上存在差异 。记者了解到,部分省市的子女陪护假仅针对独生子女,大部分规定中只针对父母住院的护理 。
但事实上,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不少60后、70后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均健在;且住院前的门诊就医也是必经环节。陈泉表示:“一些常规检查项目,如增强CT等,都明确要求有家属陪同以及监护人签字后才能做检查 。”这就形成了子女陪同就医的实际需求。
陈泉在提交的《关于推进本市“子女护理假”相关政策的建议》中提出,“子女护理假”的人群对象应面向在本市范围内居住、工作的60岁以上老人子女,且范围应涵盖门诊就医。陈泉建议,子女护理假根据对象范围、陪护类型、疾病种类等施行阶梯式假期 。“建议住院陪护假为5天,门诊陪护假为3天,重疾可根据医疗部门的实际经验,酌情增加。”
此外,陈泉还强调,“子女护理假”政策应具有强制属性。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个人的请假行为,是否带薪可由企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但不得影响请假个体在各类考评和年终绩效评估的结果。“请假个体应提交医院相关治疗凭据,如老人的门诊病历、住院记录等,作为销假依据。”陈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