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浦区的顺昌路地块启动旧改征收。随着这条有着120年历史的马路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沿街鳞次栉比的一家家小店、商铺,带着市井烟火气,也将告别这条老马路。
“还是小辰光的味道”
沿着顺昌路,从徐家汇路走到合肥路,长1公里左右的顺昌路两侧,现已开启了旧改的步伐 :有的居民已经搬离,有的店铺拉上了卷帘门,有的商家正在搬家,也有的店面还在营业。走在并不宽的马路上,不时能听到清仓甩卖的叫卖声。而菜场里,依然是热热闹闹的,门口挂着一串串加工好的香肠、鳗鲞,一字排开,俨然增添了一份份年味。
“我以前住在这里,听说这里都要搬迁了,我回来看看,顺便给家里老人买点纸尿裤。”67岁的张阿姨已经搬到了长宁区 ,她说,买什么都很方便的顺昌路,曾是大家记忆中的“纸尿裤一条街”,还有不少卖毛巾、内衣的,即使零买,也能享受“批发价”,在她心里,一直是个实惠地的所在 。
市民吴女士儿时起就住在顺昌路,一直到读大学才搬离。当得知住了十几年的石库门开始拆迁了,吴女士最近时常“重回”顺昌路。“买了‘蛤蜊油’,给妈妈捎带了几套被单,还带着4岁半的儿子一起回来看看。”吴女士说,现在城市变化很大,想让孩子感受一下难得一见的市井烟火气。“记忆中儿时的顺昌路还是‘弹硌路’,而路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买什么都买得到,很方便!”吴女士感慨地说,故地重游时,她特意去吃了小时候考了100分才有的“奖励”——盛兴点心店的馄饨,“还是小辰光的味道”。
网红美发厅仍是熟客最爱
“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取过景 ,像电影《纽约纽约》在这里拍的时候,老板都上镜的。”走进顺昌路上的“网红”和平美发厅,一位正在烫头的老顾客兴致勃勃地说道。
老式的烫发机、已经泛黄的号码牌、结账时用的算盘、老式梳妆台、木质理发工具箱……理发厅的一切都很复古,而正在等着剪发、烫发的顾客,不仅有上了年纪的阿姨,也有穿着时尚、慕名而来的年轻女孩。
在美发厅门口,张贴着男士女士理发烫发的价格 ,单剪20元、单吹20元、染发40元起的亲民价格,依然是附近居民的首选。“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一直到这里来弄头发。”居民李阿姨说,家里老的小的,也是这里的常客。
“这里快要拆到我们了 ,到时候就不做了,我年纪大了,都做了几十年。”美发厅店主王老板不无感叹地说道,他今年快七十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接手这家美发厅,这家美发厅的“岁数”并不比他小,当年最热闹时,楼上楼上都客满,理发师有20多位。如今店里还有5名理发师,一起共事了多年,年纪也都五六十岁了。
老店铺会坚守到最后一天
“老师傅,做条裤子,几钿啊?”在顺昌路424弄弄堂口,两位阿姨正在询价。在一旁,已经九十高龄的“老裁缝”王老伯一边大声回应着,一边踩着缝纫机。四十多年来,附近弄堂的居民们要“缝缝补补”、要修改衣服,都来找这位老裁缝。“能做一天,是一天。”老人说,他会“坚守”到从这里搬走的最后一天。
在顺昌路上,开了百年的老店盛兴点心店、红岭百货,转角上创始于1940年的老字号新人民摄影,不远处的老牌切面店,还有沿街一家家少则一二十年、多则三四十年的小饭店、纸尿裤铺、床单铺等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家里卖了20多年纸尿裤,现任店主徐小姐说,这家小店是从爸妈手上接过的“衣钵”。虽然要搬离这条老马路,很是不舍,不过她会继续经营下去,最近已开始在附近的路段寻找合适的门面。卖了20多年被套床单的陈先生则坦言,到时店铺拆了,他也就不做了,一是自己年龄也“奔七”了,二是“市区里很难再找到这么有人气、有烟火气的地方了”。
城市焕新能否留住烟火气
据了解,顺昌路始筑于1901年,现已有120年历史,1917年,顺昌路上建了一座总面积达1100平米的室内菜场,曾是著名的“菜市路”。1943年,整条路以福建顺昌县命名为“顺昌路”并沿用至今。黄浦区政府网站上的一则启动旧改征收公示显示,黄浦区建国东路70街坊房屋征收范围为:东至肇周路,南至建国东路,西至顺昌路,北至合肥路。地块内房屋基本为砖木混合结构的二级以下旧里,房屋年代久远,生活配套较为落后,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强烈。
“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 ,比如这条老马路留下的回忆。”采访中,很多市民很是感慨,如今时代变迁,老马路、老弄堂都已经慢慢消失,“虽然旧改不可避免,但也希望改造后,能把这种城市的烟火气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