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老龄办决定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利用3年时间,推动老龄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促进全社会推进适老化的改造和升级。
在上海,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很多爱老、助老的智能化设备早已应运而生,可穿戴的手环、戴在身上的呼叫器、装在家里的一键呼救设备等等,随着设备的更新迭代,现在又出现了智能断路器、智能水表、烟感设备、智能门磁、灭弧装置等等,这些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与服务的设备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人性化。
虹口:智能断路器守护老人安全
近日,81岁的任阿婆家中就多了一个“神器”,这个安装在电表箱内的智能断路器可以监测老人家中的用电异常,一旦发现有问题,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并切断老人家中的电源,同时还会将异常情况通报给所在居委的工作人员。“有了这个,我眩晕症犯了,也不担心了,只要开开灯就可以通知居委。”据了解,任阿婆有眩 晕症,女儿常居台湾地区,老伴又刚刚过世,一个人居住时,出现紧急情况常常手足无措。
虹口区欧阳街道北郊居委干部告诉记者,“智能断路器”中的芯片会自动收集并分析老人的用电习惯,总结出用电规律,在不额外耗电的基础上,发现异常并推送消息。“比如在平时不开灯的时间段突然开灯,家里长时间没有用电,这些情况都会发出警示。”
与此同时,如果发现老人家用电量超负荷,“智能断路器”会自动断电,减少独居、高龄老人因用电不当引发火灾等事故。目前,欧阳街道已为10户独居、高龄老人安装了“智能断路器”,未来或将推广至街道内更多有需求的家庭。
长宁:爱老助老设备“组团”安装
如果水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时,水表会自动报警。这样的智能水表你用过吗?日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就为独居老人安装了这款智能水表,当水表发现异常时,会通过政务微信端把信息发给老人所在居委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和他的家属等联系人。
前不久,社区志愿者李阿姨几天未见张阿婆,得知阿婆家中的水表使用出现异常,赶紧上门探望,“阿婆,我几天没见到你,很担心你的。”看到阿婆安好,李阿姨才放下心来。
除了智能水表,江苏路街道还为独居老人安装了其他智能化设备,如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检测等,这些智能设备覆盖了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打破以往传统关爱独居老人的方式,全面辐射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测云管理 。
在新泾六村,独居老人家中还有一种名为“无线人体体征感知传感器”的智能设备,将该设备安装在卧室、卫生间等区域,它就可以24小时监控老人的体征状态、睡眠状态、动作状态等,一旦发生异常,30秒内会立即报警,为老人赢得宝贵的黄金30分钟。
黄浦:灭弧装置监测独居老人日常
家住黄浦区复兴小区的赵阿婆今年80岁了,前几天,家中突然断电了。已睡下的阿婆又起床,并自行将电闸重新打开。原来,这是装在房中的烟感设备感知到了烟雾,另一款名为“灭弧装置”的智能设备自行切断了电源。
赵阿婆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不太烧饭,家中也没什么烟雾。这次是因为外孙女临时住在她家,晚上用放在烟感设备下的电热水壶烧水时,因雾气太大,被强行切断了电源。“我知道肯定是烟雾的问题给我断电了,不过没关系,没什么问题的话我自己打开就好了。有问题可以直接通知居委,很安全。”赵阿婆告诉记者,作为独居老人的她优先享用了这些智能设备,“感觉方便又安心,街道和居委想得太周到了 。”
豫园街道果育居委干事袁华告诉记者,为了保障独居老人在家中日常起居的安全,他们为18户独居老人安装了灭弧装置,该装置可监测到老人家中用电是否存在异常,如发生电器短路等情况,该装置将自行切断电源 ,并发送报警信息给街道、居委的联系人。“未来,我们计划将老人家属也预存至紧急联系人的名单中,争取做到1对1全覆盖,这样就可以惠及更多的独居、高龄老人。”袁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