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公交车,潇洒“跨”个省

江浙沪毗邻地区公交频现“新动作”,三地居民乐享“同城”便利

2020-12-26    作者:本报记者 程峰


  最近两周,江苏昆山花桥C7城市快线调整并延长运营线路,很多在花桥买房居住的上海市民得以乘坐这辆跨省公交线路“直达”嘉定安亭的两所医院就诊。

  事实上,在与上海毗邻的江、浙地区,类似情景已不少见。往返的跨省公交线路极大地满足了三地居民的就诊 、通勤、旅游和探亲等需求。

 

  

    

  

记者探访

  

  

新延伸花桥C7:回上海看病,节省一半时间

  

  

  上午8点40分,花桥C7城市快线停靠在地铁 11号线花桥段光明路站,用红色的新版上海交通卡(交通联合版)即可刷乘。10分钟后,车辆行驶至绿地大道漕青路站,在附近小区居住的张雯雯老人步入车厢。她向司机问道:“听说安亭医院刚刚搬到新院区,去那里的话,我是不是到玉兰新村站下车?”司机随即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

  张阿姨说自己和许多上海老人一样,在花桥买房养老,但经常回嘉定安亭就医。这条线路调整后,他们乘车就医的时间节约了至少一半:“新开的花桥站头里,有5个是在居民区旁边的。我去安亭医院看病可以一部头直达,不用再换车了。而且新开的安亭北站附近就是东方肝胆医院安亭新院,那个是方圆十公里中唯一的三甲医院。现在‘跨省’看病真的很方便了。”

  20分钟后,张阿姨到站下车。又过了5分钟,车辆驶至终点站安亭北站。

  在35分钟的行驶过程中,记者观察,有8名乘客从花桥的沿线站点上车,其中和张阿姨同时下车的有5人,他们也都是老年人。

  从11月28日起,这条跨省公交线路调整并延长运营线路,惠及了更多沿线居民。“我们原本是从地铁11号线的兆丰路站出发,途经安亭的3个距离较近的站点。现在起始站变成了光明路地铁站,在花桥新增了7个站点,终点站又延伸到了安亭北站。”司机师傅介绍。

  

  

  

8个“跨省”公交枢纽:不同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花桥C7城市快线的线路调整只是长三角毗邻地区跨省公交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往返于嘉定菊园和太仓岳鹿公路的嘉定7路B线于今年6月开通后,出入上海的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已增至25条,这些线路主要涉及嘉定、青浦、金山、宝山和崇明等区,主要对接的是江苏省昆山、太仓、启东,以及浙江省平湖、嘉善等地区,为乘客们节省了大量出行成本。这其中既有像花桥C7城市快线这样中途设站的跨省城市公交线路,也有仅在毗邻两地客运中心设置站点的省际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线路。后一类线路包括于2009年底开通的太嘉线,它是全国首条跨省毗邻公交线路 。

  记者近日走访了7条线路的8个始末站(地铁11号线花桥段光明路站、安亭北站、青浦漕盈路站、东方绿舟站、菊园车站、周庄客运站、黎里旅游集散中心、西塘汽车站)后发现,青浦漕盈路站公交枢纽人流量最大,非常热闹。此处集中了昆山公交C3、C5和C6这3条跨省线路。站点调度人员表示,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的高峰时段,这些线路的进出站乘客人数都已接近车辆核定载客人数。“据我们观察,其中既有往返探亲的,也有往返昆山和上海上班的。到了双休日或其它节假日,去昆山旅游的市民也很多,有时还挤不上。”乘客陈小姐就是乘坐C6路去昆山上班的,几乎每天都坐这辆车;乘客李老伯则是乘坐C6路从昆山淀山湖花园小区的家中回沪看望女儿。同时,C3路途经千灯,C6路途经锦溪和周庄,都是“网红”线路,不少乘客都会选择这些线路开启短途游 。

  长三角示范区2路和3路是从东方绿舟站公交枢纽站发车的,前者的终点站为黎里旅游集散中心,后者则为西塘古镇旁的西塘汽车站。这两条线路的司机表示,每逢周五和双休日,每班都有大约30多位上海市民搭乘,基本都是去黎里或西塘旅游的,人气也很旺。

  此外,记者发现,还有不少昆山的居民会选择跨省公交来上海购物、休闲,工作日中,这类乘客以老年人为主。

  

  

  

  

  

乘客意见

  

  

车次少、停运早、站点公厕少

  

  

  虽然跨省公交给三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许多乘客反映,大多数跨省公交线路的班次密度都不高,其中部分线路停运时间过早 。

  比如,长三角示范区公交3路的上海始发站为东方绿舟站,终点站为西塘古镇旁的西塘汽车站,这条线路每天只有 6班车,班次间隔时间为45至105分钟,从西塘汽车站出发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下午4点。正在该站点候车的4位老人对此颇有意见:“在东方绿舟,最早一班是8点35分出发,大约10点10分能到西塘。我们10点20分进景区,下午3点40分就得离开景区。去掉中午吃饭,没有多少时间能参观古镇美景,想看一看夜景就更不行了。”

  还有不少老年乘客反映,长三角毗邻公交行程相对较长,但很多沿线站点附近没有洗手间,他们难以中途下车解手。一位经常乘坐长三角示范区公交1路前往汾湖的乘客表示:“从沪青平公路到东航路,其中至少有6个站点旁都没有厕所。我只能‘憋’到汾湖的月亮湾站。希望沿线的地方环卫部门都能关注这个问题 。”

  

  

  

反馈

  

  

受困于车辆少、工作强度大

  

  

  负责长三角示范区公交3路线路运营的是嘉兴市善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经营管理处的管理人员表示,为响应示范区内绿色生态公交的运营要求,该公司将仅有的3辆新能源车投放在两条跨省线路上,其中有2辆车被投放至示范区3路,车辆较少是班次间隔较长的一大原因 。

  他还表示,目前的跨省公交线路几乎都由不同地区的公交公司单独运营,所以难以延长末班车时间,“如果我们的司机在下午5点从西塘发车,这条线路的行程长达45公里,他最快也要到6点30分才能到达东方绿舟。等他返回嘉善,肯定会晚于8点,工作量太大。”在采访中,长三角示范区公交2路(吴江)和昆山公交C6路等线路的司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此外,个别线路的实际乘客人数远少于62人的车辆核定载客人数,也导致线路优化升级方面受到了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