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坐公交车时,你是否见过拉着车门两侧的扶手才能费力踩上脚踏板的老年乘客?
公共交通是大部分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首选,不过,也有老年乘客在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个别对老年人不那么友好的细节。比如踏板高、座位少等。近日,本报就收到不少老年读者的来信,大家集中反映了一些乘坐公交车时遇到过的“不便之处”。
老人:停靠远、踏板高,上下车不容易
“公交车上下车,因踏板离地面较高,老年人上下车确实不安全。”家住浦东的江阿婆今年83岁,平时常与89岁的老伴乘公交车出行。近几年,江阿婆发现,公交车的踏板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太高了,经常要拉着门两侧的扶手才能上去 。江阿婆告诉记者,下车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江阿婆在给本报的来信中建议道:“请司机靠站时靠近上街沿,那样安全多了。”
家住宝山的丁伯伯和静安区的杨伯伯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杨伯伯在来信中说道:“车如靠近人行道停,踏板与人行道落差小,上车就比较容易。车如停靠离人行道1米左右,踏板与地面落差大,老年人上车就得拉上车门两边的拉手使劲上。”
司机:停得远为了躲树“划伤车要自己赔”
针对此类问题,记者随机探访了几条公交线路的营运情况,发现读者们来信中提到的问题确有发生。除了踏板离地面较高外,公交驾驶员停靠候车站点时 ,离上街沿较远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交车驾驶员告诉记者,自入行以来,公司就有相关规定,“离上街沿10-15厘米”是他们的标准,但如果人行道旁有树木时,这个距离就可以扩大到50厘米。“一般情况我们都会尽量靠近一点,方便乘客一步上下车。但如果道旁有树,会划伤车子,只好离远一点。有时为了躲避水坑,也会离远一点。”该驾驶员表示,如果不慎划伤车子,驾驶员将自行赔付。“为了躲避树枝树杈,停靠站点时难免离得远。”
交通委回应
何时才能“一步上下车”?
低地板公交车已在179条线路开跑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交通委相关部门表示,本市公交车驾驶员停靠站点的规范操作是:“营运车辆依次进入站点,停靠尽量贴近站点上街沿,方便乘客一步上下车”,其中并未对“尽量贴近”的距离做出具体规定 。
此外,记者获悉,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大规模推广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是在一级踏步的基础上增加了轮椅区、轮椅踏板、车身升降等设施。踏板是在轮椅乘客或腿脚不方便等影响上下车情形下使用。
截至目前,本市现有2400多辆无障碍低地板车,涉及线路179条,其中线路配车全部为无障碍低地板车辆的公交线路81条。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乘公交车出行,后续将鼓励公交企业加大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辆的投放。
为方便车辆辨识,在用的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均已按照统一要求做好无障碍标识工作,即在车辆的头牌、前部右侧、外部后客门处、车厢内部无障碍区域处的车辆旁板,按技术要求加装标识。新购置车辆,按技术要求作为车辆出厂的标准配置予以加装。
公交车座位变少了?
新车型的确座位减少,将优化增加
还有个别读者反映公交车座位较少。家住宝山区的尉伯伯来信表示,目前经常乘坐的几条公交线路,“座位少,满足不了老年人需求……老年人上车后只能站立,路程较长的,老年人真的吃不消!”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相关部门回应称,近年来,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提出的无障碍出行的要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推广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在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乘坐的同时,因为车辆采用低地板后原四个车轮位置高低差较大以及增加残疾人轮椅区等因素,确实减少了公交车厢内部座椅的数量(3-6个左右)。
经会同公交车生产厂家等部门研究,目前本市公交车正采取车厢内部座位优化措施来增加座位,如在方便乘客安全通行的同时,前车厢座位采用1+2形式布置,预计根据车型大小可增加 3个左右的座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