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孙科别墅

2020-11-17    作者:本报记者 程峰

1.jpg
2.jpg
3.jpg


  在“网红”景区上生新所的东南角,有一幢红砖瓦和鱼鳞状拉毛墙面的孙科别墅曾长期大门紧闭,显得颇为神秘。经过一年的修缮更新,这座老宅近日正式对外开放。

  

  

  

修缮如初让人眼前一亮

  

  

  上周六上午10点,20多位游客依次步入位于番禺路60号的孙科别墅。“这里原本是邬达克和孙科的私人别墅。上海解放后,这幢别墅和周边几栋建筑都成了上海生物制品所的办公用地,不对外开放。今天,我终于能一睹究竟。”家住新华路的张阿姨说 。

  据上海万科上生新所项目负责人陈丽琳介绍,孙科别墅建成于1931年,是一幢糅合了西班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种风格的特色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是其花园住宅类的重要作品之一。这栋老宅的建筑主体有着红砖瓦、弧顶窗框和哥特式风格尖券门洞等特征,外立面两侧和二楼阳台则采用了巴洛克弧线设计的弧拱落地门窗,内部又有螺旋立柱、柚木楼梯和席纹地板等建筑细节。

  她表示,这栋老宅的修缮实现了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其中,为更好地呈现鱼鳞状外墙的独特质感,老工匠师傅对黄沙水泥抹灰饰面作了精修,使其保持一定的肌理感。此外,还重新进行灯光设计,通过内嵌灯带和灯具包裹的方式来满足对外开放的照明需求,又对建筑本身不造成过多的违和感。

  

  

  

老宅“转型”文化展览馆

  

  

  此次对外开放的是孙科别墅的一层空间和底楼大厅南面的花园。其中前者的最初用途是餐厅、会客室和书房,目前正在举办“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向游客们呈现了这栋老宅所在的“上生新所”的历史变迁。

  据了解,本次展览包括“田园”“社区”和“单位”三个单元。在“田园”展区,策展人用一张圆面倒锥体展台来陈列与5个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的书籍资料 、模型、图表与照片等展品,这些人曾在孙科别墅及其所在的高级外国住宅区“哥伦比亚圈”里生活。其中包括曾撰写小说《太阳帝国》的英国著名作家巴拉德。在旁边一处原本用作小金库的空间里 ,《太阳帝国》的电影片段正在滚动播放 。

  在“社区”展区,游客可以触摸修缮房屋时所用的马赛克和大理石等材料,通过它们的纹理和色彩来感受老建筑的质感。“单位”展区则展示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历史,现场还滚动播放6个短视频,在这些视频中,4位曾在上生所工作三十多年的老职工和两位家住新华路街道的名人讲述了与此有关的往事 。

  另据了解,孙科别墅将继续引入其它展览和文化功能,通过保护性开放,进一步激发这栋老宅的人文价值。

  

  

  

小贴士

  

  

  交通:乘坐地铁十号线至交通大学站,步行至番禺路新华路公交站,换乘76路公交,至番禺路延安西路站下车。

  提醒:参观采取预约制,游客需在微信小程序“上生新所”上注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