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张家港吃“拖炉饼” 中午在南通吃海鲜 晚上回到上海

沪苏通美食之旅第二天 “同城感”越来越强

2020-10-09   

第三站:张家港



越夜越热闹的杨舍老街


       从常熟站出发,登上去张家港的C3872次高铁,二等座票价仅需8元。10分钟就到达张家港站了。

       由于计划在张家港过夜,逛逛这里的老街夜市,便成了来到张家港的第一项行程。一个小插曲,张家港的公交车不像太仓和常熟,不能使用上海的交通卡,只能刷手机或付现金来支付乘车费。

       来到当地有名的杨舍老街,晚上依旧人流如织,步入其中,街道两边的青瓦坡顶、燕尾飞脊和出砖入石的外墙面极具苏式园林风格,在灯带、霓虹店招的映衬下,10幢明清风格建筑的立面造型格外璀璨夺目。老街喷泉周围聚集了不少吃饭和逛街的市民游客,不断升起和落下的水花在街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老街上的餐饮和商店数量不少,喜欢苏式点心的可以来逛一逛。

      老街上还有大戏台、塔楼、焦家老宅、老街牌坊、文化墙等地标,其中的焦家老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老宅建筑面积不大,但富有特色,是张家港现存最完整的旧民居建筑。



有故事的“拖炉饼”



       第二天一早,在张家港传统小吃“拖炉饼”的香气中,港城第二天的行程开始了。

       在恬庄古街牌楼东侧,有五六家制售这种小吃的店铺。其中一家名为“直马小吃”的小吃铺里,只见老板正在店堂内忙着烤饼,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盘香气袭人的拖炉饼。据本地人介绍,拖炉饼可谓是张家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小吃了,分甜咸两种口味。“直马小吃”的拖炉饼5元一只,甜味的饼一口咬下去,特别酥脆,豆沙白糖馅儿的,口感与上海街头的烧饼完全不同。

       为什么叫“拖炉饼”?据这家店的老板娘介绍,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就有这种饼了,当时的一位陈姓糕点师傅,将自己做饼的炉子装上车,拖到外面卖,故起名“拖炉饼”。

       吃完“拖炉饼”,去恬庄古街逛一圈。和太仓的沙溪古镇一样,恬庄古街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这里同样存有较完整的明清历史建筑群和街巷,其中包括榜眼府、杨氏孝坊和杨氏南宅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北街总长300多米,遗留了481块原始石块,是苏南地区保留最完好的历史古街。





第四站:南通



特色河海鲜,美食享不停



       从张家港站出发,踏上通往此行的最后一站——南通的高铁。二等座票价为24元。25分钟后到达南通站。

       众所周知,来一趟南通,海鲜是必吃的菜肴。最近几年,南通狼山北侧的江海美食文化街区成了“吃货”们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这里聚集了20多家餐馆,多以经营海鲜、河鲜和南通本帮菜为主。

       在一家海鲜坊,店长推荐了一道当地的特色菜——红烧杂鱼,这个菜用了三种鱼,分别为鲳鱼、船丁鱼和沙堆鱼。据店长介绍,烧杂鱼很有讲究,油锅热后,一定要把姜、蒜、葱爆香;再把杂鱼放进锅,加酒、酱油、盐和糖后,多加些水,等大火烧开后,再用慢火焖,趁汤还比较多时就出锅,“不光是鱼好吃,汤汁浇在米饭上吃,味道更好。”



狼山,没有围墙的园林胜地



       酒足饭饱,去爬爬狼山,是个不错的消食方法。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少有的地处城市中心附近的国家森林公园,濒临长江,山水相依,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关于狼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山形像狼,二是相传很早之前曾有白狼居其上。这些坊间传说给狼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狼山的标志性景点是包括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在内的“五山”,以及沿江地区水绿相融的绿色生态廊道,陆域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里也有小桥流水,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超大型园林胜地。



不可错过的鸡肉馄饨、火饺



       从狼山下来,乘坐5路公交,来到位于南通市中心南大街的四宜糕团店。这家店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是当地最有名的几家老字号餐饮店之一。沿街店面是一座老牌楼,红柱绿琉璃瓦凝聚古朴风格,显得分外醒目庄重,门楣上有“四宜糕团店”这五个遒劲大字,其下两侧红柱上,书有“春夏秋冬四季皆宜,桃荷菊梅溢香千里”的对联。

       点了一碗特色鸡肉馄饨、一块桂花糕和一只火饺,加起来不到25元。鸡肉馄饨,是四宜糕团店最为畅销的点心之一,它选用土鸡做肉馅,并用鸡汤浇馄饨,皮薄馅足且滋味鲜美;桂花糕,甜而不腻,咬上一口,淡淡的桂花香换来满满的幸福感;火饺,南通的地方传统小吃,因制作时要求用正烧着的沸水,炸时用旺火热油,成品同饺子相似,故称火饺,火饺以猪肉为馅料,色泽金黄,外皮又香又脆,一口吃下去内里却十分软糯,馅心鲜嫩。

       品尝完这些点心,天色已渐晚。初秋的傍晚,步行至濠河风景名胜区,吹吹晚风,十分惬意。

       夜游完濠河,踏上回沪的高铁,结束“沪苏通2日游”的旅程。




■记者手记


说走就走打卡长三角美食,已成现实


    5列高铁,9辆公交,两天一晚的沪苏通高铁游结束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长三角的“同城感”。快捷发达的交通网络,把长三角的城市紧密串联在了一起。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长三角之旅,打卡各地的美食小吃和网红景点,已成为了现实。

     沪苏通高铁的开通,给喜爱旅游的市民提供了新的选择。加上最近新一代上海交通卡(交联版)正式发售,更是助力长三角出行一体化。这张红色的交通卡带有“交通联合”标识,上海人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带上这张卡,再也不需要每到一个城市,费力地在手机上寻找当地的乘车码了。感兴趣的市民可到全市22个交通卡地铁自营网点购买。另据了解,此卡的充值方式与原普通交通卡完全一致,即仅限在发行地(上海)的所有交通卡充值网点办理充值业务。